APP下载

世说新语

2009-09-10邢若冬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灌输精神学校

邢若冬

世界上的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尽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摘自《星语》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但现在有些教师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个性,他们以为了解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解了学生的本性,课就能讲好了。更严重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将教育服务学生的目标倒置,学生成为老师教学表演的工具。

——陶西平(国家总督学顾问)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周国平

激发孩子的成功心理,就如同给孩子插上了高飞的翅膀,可以实现其人生更高远的目标。心理学认为,成功就是充分实现一个人的潜能。对于缺少主动学习精神的孩子,老师总是将其原因归结于学习习惯问题,其实这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是这种孩子缺少成功的激励,更缺少成功心理的内在动力。成功是多层次的,每一个人都是具备成功的潜能,也都存在自身发展的优势。孩子成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与因材施教密不可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吴舒丹

对比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发生了异变。大学变得越来越浮躁,与80年代的理想主义和安心求学的状况很不相同。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来自市场和商业的力量,教育产业化和功利主义造成的影响;一是行政化、官本位的价值,侵蚀着学术本位、学术自由的价值,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精神和文化造成伤害。

——《教师博览》杨赤平

择校是个正常现象,考试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无奈之举。有些人的孩子分数差几分,希望用别的方式补偿,花点钱进入一个学校,这也是正常的。有些专家认为金钱不能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我可以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

——《教书育人》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老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孩子的教育不受重视,更意味着我们并不太担心我们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宝,但为什么今年各个事件都显示了相反的讯息呢?先有一场震垮学校的地震,接着是一堆喂婴儿患上肾结石的奶粉,莫非我们的希望不在下一代,而在我们自己的长生不老?我突然想起西洋传说中的那条“衔尾蛇”,他太过饥饿,不惜从尾端开始吞吃自己:贪婪是种吞没自己的可怕欲望。

——《凤凰卫视》评论员梁文道

教育的根本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一个会欣赏美、创造美的有情趣的好人。

——滕矢初

猜你喜欢

灌输精神学校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拿出精神
学校推介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