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之于教师

2009-09-10贾慧如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儒学知识分子品德

贾慧如

常言道: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渊博的学识和得法的教授技巧,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来。所以,作为教师,修身应该是第一要务。

“修身”是儒学中“三纲八目”要求之一,出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人称“三纲”,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八目”者,“修身”最为重要。“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礼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说的是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同样是不会有的。可见教师的修身,理应重于“天子以至于庶人”。因为,即使国家元首、高层领导,有谁没有亲历过老师的教诲呢?要做天下人的老师,就得先天下人而修其身。

如果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学为人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而“修”身则是关连“内修”与“外治”两个方面的重要枢纽。它与前四者“内修”结合为“独善其身”;与后三者“外治”结合为“兼济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恪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实质上它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其有浓厚实践意义的人生追求。正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完美了中国知识分子“止于至善”的整体形象。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至少还或多或少地传承着这种儒学的基因,就个体的人来说,不能修其身,何以完美?何以至善!大凡读书人,只要不是出道人佛的野鹤闲云,大隐高士,说到底还是十之九儒,类列知识分子层。我们为人师者自不必言,不以修身为本,何以教书育人,何颜于莘莘求学者,又何以教化社会世风呢?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儒学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如此作用,不也正告我们每一位老师肩负的重任吗?加强自身修养,力求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不断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才能成为广大学生崇敬与社会承认的合格老师。无论基督教的“忏悔”,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备”,乃至今天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的高尚品德为最终目的做人规范。

然而,时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育方针是明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教学内容是科学而完美的,历经数十年的不断改进与优化,形成了新课程标准体系;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有语音、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设施;办学条件是优越的,校舍建筑美观而雄伟,教学环境幽雅怡人,教师学历合格率几乎全部合格,城镇小学中也不乏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从业。学生素质也大大优于以往,他们营养良好,见识广阔,聪慧有加。可谓教育之大兴,万事俱备。略觉不足的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儒学基因淡化,注重自身修养还不到位,因致学生不鲜于志趣惘然,学业平平者。恰被“师不高,弟子拙”的古训言中,延误了一批批憨态可爱的少年儿童,这是十分使人痛心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先贤们把学生比作未经雕琢的玉石需靠施教者悉心设计、雕镂打磨,才能成为价值不菲的大器。教师也和玉工一样,除非自己本身具有不错的修养和高超的技艺,想雕琢出上好的玉器来,不是很容易的。西方哲学家的“白板说”,更直白地说,人的心灵品性,天生像一张白纸,需要经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使其在这张白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图画。我们每位教师,就该从中体悟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是何等重要,强化自身修养又是何等必要,否则,“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

儒学之于教育,已有两千多年的直接影响,尽管“独尊儒术”不是我们今天的主张,但不能排斥儒学中于我们有用的精华,儒学行教全国,确乎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精英,为全球所折服,今天我们借鉴儒学中积极有用的部分强化我们教师的素质,不失为科学而明智的选择。听说就连发达国家的教育,尚德之风远在盛行,而我们这些一脉相承的儒学弟子,更没有理由漠视“修身”,不求“止于至善”。

猜你喜欢

儒学知识分子品德
儒学交流在路上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品德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论茶的君子品德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