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入门法在学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

2009-09-07钟海明

体育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场地入门网球

钟海明

网球是一项有限制的运动项目,客观上讲,障碍是界线和球网。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两名初学者在场地的底线两端上进行练习,失误使得击球回台的次数极少,双方只好频繁地去捡球。不恰当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不但会减慢学习的进度,而且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解决网球入门难的问题,本人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了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Tennis Play and stay”活动以及美国网球协会(USTA)启动的“QuickStart program”即快速入门计划,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10岁以下的儿童学习网球。它将网球入门的门槛降低,让初学者尽快能打回合、打比赛。从兴趣人手,引导儿童逐步提高网球技术。本人将快速入门法运用于中学网球选项课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学条件

网球选项课教学班每班学生人数32人,场地两片,网球若干。实验班授课时借鉴QuickStart program分别在每个场地的两底线后沿着中线拉一条与球网同高的绳或网作为小场地的球网,以两条底线、两条发球线和球网构成小场地的边线,以单打或双打边线构成小场地的底线,共分割成八片小球场,然后再画出各自的中线与发球线。四人一组占据一片场地(如图1)。

2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教学先从球感人手,安排学生进行小场地对拉练习,目的是尽量保持多回合,提高控球能力。当回合次数不断增加,再逐渐将两人距离拉开,直至底线对拉,在练习中适时增加规范技术动作的教学内容。另外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场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网球比赛的规则和计分方法,发展比赛能力。

3考核评价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正手击上旋球、反手击上旋球和反手击下旋球进行了考核评定。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有关情况,在考核时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混合交叉编班进行测试。测试由专人用球拍喂送球,正手与反手击上旋球、反手击下旋球完成各10次,从达标和技评两方面综合评定成绩,然后再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

4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有83%的学生对网球课的学习感兴趣,而对照组仅达到58%。这说明采用快速入门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学会多回合击打,从而被网球运动的魅力深深吸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动作的姿势人手,虽然对击球姿势的掌握比较到位,但是在隔网对打时很难保持多回合,随着失误的增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了他(她)们对网球的兴趣。

2)测试结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测试成绩的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在3个技术的成绩评定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这种均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P

5比较与分析

1)传统的网球技术教学从动作姿势人手,主要以喂定点多球来培养学生实际的击球能力。虽然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能够按要求将球打过对面的场地,但是由于喂来的球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且速度也较慢,也就是说来球的一致性程度比较高,比较容易打准。而在与同伴隔网对拉时要面对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和不同速度的球,由于还没有建立起对有变化的来球准确判断的能力,经常出现判断不准、移动不到位,影响击球时机的把握,所以失误频频发生。

网球运动属于开放性动作技能,参与者运用动作的方法和时机都是由目标决定,而目标即是对方击打过网的球,它是不断变化的。快速入门法可以解决学网球入门难的问题。其主要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球开放性属性的前提下,通过缩小场地、降低球网或使用速度较慢的过渡球,降低击打回合的难度,暂时不理会挥拍击球动作做得是否标准优美,尽快让学生体验到隔网击打多回合和进行网球比赛的乐趣。在小场地对拉回合的练习中,为了维持回合不因失误而中断,学生在击球成功的同时还要控制好球速和落点,令对方能够容易回击。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网球的学习中多些乐趣、少些无聊,多些成功体验、少些挫折感受,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的表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2)传统的网球选项课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球技能的教学都是由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再由学生模仿,学生通过练习反馈给教师,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信息来源是外向的,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内在体验的自我反馈。在采用快速入门法的课堂中,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组织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身对网球这一开放性技能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适应不断改变的空间和时间的调整条件,根据对方回球变化,通过脚步移动合理调节身体位置,再完成击球。

3)普通高校网球课学生人数多、场地少、学时少,如果上课以喂多球练习为主,那么每个学生练习击球的次数太少,学生会因练习的等待时间太长而感觉沉闷,而且课外活动没有条件进行上课时的练习,造成学生学习进展慢,甚至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采用快速入门法的课堂上,把一片场地一分为四,将现有的场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增加学生在课上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轻松体验到场上多回合击球的乐趣。并且教会学生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慢到快的学习方法,在课外活动时仍可按课堂上的方法继续练习,从而熟练掌握网球的弹跳规律,提高对来球的预判能力和控球能力,对于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传统网球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击球做过多言语指导。比如:“眼睛盯紧球”、“脚步移动要积极”、“保持平衡”、“早点引拍”、“挥拍动作要流畅”等等,虽然这些指导本身并无错误,但是往往会使学生脑海一片混乱,反而出现频频失误的现象,而且过多的语言指令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网球运动在学生心中变成看起来容易学起来难的项目,不利于网球运动的普及。应当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本体感觉对动作做出的反馈调节作用,减少外部语言干扰,需要进行语言指导时要言简意赅,抓住技术动作的关键,精讲多练,在反复练习中强化击球时的肌肉感觉。为了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动作技术的清晰形象,利用示范教学和观看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慢速度播放的视频来强化记忆。比如正手击打上旋球时,抓住关键点,即从低到高向前挥拍,打出抛物线,通过示范或视频使动作的视觉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动作。

6建议

1)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来进行,竞争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设立击球回合次数的纪录,让大家自觉通过努力不断刷新纪录;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间对抗赛,根据掌握技术的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场地进行比赛。

2)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改进教法,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使其在网球运动的学习中感受到“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学习和提高技术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意适当插入技术动作的教学,以免学生只注重击球的实效性,而忽略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球感后,教师应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化繁为简,将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技术动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领会当中运用并提高技术,避免因动作不正确造成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小场地入门网球
通俗歌曲及通俗歌曲创作入门基础 教学设计
超级殚跳
如何开展老城区小学在小场地的大课间活动
中学小场地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拒子入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