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沼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09-05王丽丽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09年6期
关键词:沼气池沼液生态农业

刘 娜 郑 雷 王丽丽

进入新世纪以来,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随着领导重视程度的全面提升、社会认同呼声的全面增强、群众参与热情的全面高涨,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现已成为一项牵动农村民心、保护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结构调整、提速农村社会发展的功德事业、民心工程。农村沼气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沼气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视察“猪沼果”生态农业建设时强调“农民致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要靠艰苦奋斗。”温家宝总理也曾就发展农村沼气专门进行了批示:“发展农村沼气,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两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要求加快建设,先后安排了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和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投资逐年加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农村沼气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沼气是生态农业必不可少的链条,农村沼气建设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模式,较好地利用了农业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特别突出。农村沼气可循环利用生物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要求。同时。WTO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要求农业财政补贴要用于公共受益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技教育等,农村沼气建设自在其中。

三、沼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农村沼气建设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沼气,可以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建一口8~10m3的沼气池,约需投资1300元左右,利用这口沼气池农户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250~35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支150~200元,养畜增效150~200元,种植业增效也在150元左右。直接效益在800元左右,两年即可收回成本。沼气池使用年限按20年计,如果建池成本分摊到每年则为70元。这样,每年农户使用沼气池带来的直接纯效益就是700元左右。如果把沼气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联系起来,又将成为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沼液浸种使粮食每亩增产3~5%,养鱼每公顷水面增产约400公斤,养猪可提前出栏1个月,头均节约饲料40~50公斤。将沼气用于贮粮,不但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消耗和粮食损失,还消除了粮食贮存中的污染;沼液用于果树、农作物喷肥,增强了抗病性和防冻能力;沼渣用于施肥、栽培食用菌,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无公害蔬菜产量。将大棚、禽畜舍、沼气池和厕所等优化组合,形成太阳能、沼气、种植、养殖业四位一体,使之优势互补,多业结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能源生态系统工程。与普通大棚相比较,冬季黄瓜、番茄和茄子等每平方米可增产2~5公斤,而且都是无污染的优质产品;生猪在冬季仍可增重出栏;由于自产能源和肥料,大大节省支出,其纯收入远超过常规农业生产,户均超千元以上。

2、农村沼气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利用,也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技术通过沼气微生物发酵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延长了食物链条,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发酵可以使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烧提高4-5倍,其沼液、沼渣作饲料可以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且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i农田施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通过上述综合利用,使氮素总利用率达90%,总能量利用率达到80%。

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建设模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如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模式,把沼气池、畜舍、厕所、温室大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沼液喂畜、沼肥施用和沼气气肥技术,促进了养殖业和蔬菜生产的发展;再如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模式,把沼气池和果(菜)园、猪舍相结合,通过沼液喂猪、果树沼液喷施和沼肥施用技术,促进了蔬菜、林果业和养猪业的发展。

3、农村沼气建设可以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降低了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同时,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可明显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份增加),保证了食品安全,有效的促进了无公害蔬菜地发展和绿色食品地开发。

4、农村沼气建设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在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农村沼气建设对于维护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5、农村沼气建设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目前我县农村还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厕所大多数使用的是简陋的旱厕,畜禽粪便则是任意堆放,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人、畜疾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发展农村沼气,把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标准,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护农民的身体健康。沼气的使用还改变了传统的做饭方式,把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建设。又有利于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四、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对沼气生态农业的认识。要正视问题、统一思想,要抓住当前这个有利时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保证建一个成一个,建一片成一片。

3、要搞好设计规划和监督管理。搞好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质量。

4、争取项目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要把沼气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举措之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投入沼气建设。

猜你喜欢

沼气池沼液生态农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海宁市农村废弃沼气池现状及处置对策
沼液能否预防病虫
大棚丝瓜沼液高产栽培技术
沼气池浮渣结壳怎么办
沼液喂猪有讲究
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