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泛交流 深入探讨 群策群力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做贡献

2009-09-05咸立亭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教育部信息化

咸立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论坛的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承办单位《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以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出席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今年是第九届。八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搭建这样一个交流成功经验、总结失误教训、研究新形势新问题、了解新动态新技术的平台,对于我们适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教育部党组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教育部成立了部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缺乏整体考虑、重复建设等现象依旧存在;教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工作滞后,还不能为教育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可靠、及时的支持;优质教育资源不少,但标准化程度低,共享难度大,亟待形成良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将本届论坛的主题设定为:“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深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论坛将围绕这一主题,总结经验和成就,交流研究和应用成果,并广泛探讨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次论坛,广泛交流,深入探讨,既要积极吸纳对自己有益有用的东西,又要结合实际自主创新,为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教育政务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本届论坛启动之初,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并在郑州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为了宣传、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在各省厅教育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了“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暨‘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征文活动历时近三个月,作者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经过专家组的认真审核、评选,共产生优秀论文200多篇;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 10 篇、二等奖的 26 篇、三等奖 74 篇;单位获优秀组织奖的10个。结合组稿投稿情况,在与各省教育厅、惠普公司密切合作沟通的情况下,组委会推选了4所受捐赠学校,他们是:北京161中学、长春164中学、湖南省长沙雨花外国语学校、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为获奖个人及单位进行颁奖。

本届论坛上,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到会演讲,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对教育信息化的不同领域进行解读,将会使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发展趋势、把握政策导向。为了开阔视野,我们邀请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高新民先生就国家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专题报告,这将有益于我们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这个大背景下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这次会议还邀请北京市等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专题报告,他们的经验、做法,必将对各省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启示借鉴作用。这次会议,我们还同步举办教育信息化应用博览会,充分展现广大IT厂商的信息化工作成果与创新产品。

同志们,多年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推动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向各省级信息中心表示感谢!本届论坛,得到赛门铁克、中国惠普、AMD、锐捷网络、艾博德、东方通等30多家IT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会议的主办单位和全体会议代表也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提高的新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信息化工作全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教育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