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策略

2009-08-31

江西教育C 2009年8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秦 峰 徐 艳 

摘要:本文从介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提出了农村小学英语教 学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策略

一、农村小学学习英语的文化流失现象

我国小学从事英语教育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但是教学方法却还是遵从由语言学理论结构发展而来的传统教法,这种教法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或用英语进行交际。由此,英语教学被分割为几个方面分别学习,最后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英语这门作为西方重要文化载体的语言,其所 “携带”的文化信息也损失殆尽。学生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但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为以后在与西方人的交往留下了语用失误、交际失败的 “祸根”。 笔者认为,刚刚兴起的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应尽早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教育,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小学的英语教育与文化差异教育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多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融入想象出来的英语的文化环境中。

1.培养学生发现文化差异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比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谈话的禁忌归纳为 “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把握。

2.鼓励引导学生尽早接触西方文化。我们可利用报纸、杂志、电影等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音像等,使学生直观了解英语国家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语言习惯,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与英语国家的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敢于实践,发现问题。

三、 中西文化差异常见的方面

1.称呼语

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另外还有称呼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上有“赵同志”“黄经理”“李老师”等称呼,以示尊重对方,如我们的学生常常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这并不符合英语称呼表达习惯,在英语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教材第三册Lesson 14中有“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表达,而事实上“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

2.致谢和答词

一般来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这样听起来会觉得相互关系比较生疏,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在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常常以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如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说:“哪里,哪里。”即“where? where?” 或“过奖了” (You are over praising me),而此时英语国家人常常会感到你在质疑他的判断力而感到十分尴尬。

3.个人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及对方年龄、婚姻、收入、宗教信仰等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在与英语国家人日常交往时对于这些问题应主动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

4.介绍

牛津英语小学三年级教材“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实际上英语国家人在日常交际中却鲜有使用,他们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等,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对方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5.思维方式

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说: “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不接受不行的样子,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说“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

6.语言表达习惯

在征求对方意见时,汉语多从正面入手,而英语却正好相反,例如,中国学生常说:“Do you think so?”而英语习惯表达方式应为: “Dont you think so?”英语即使从正面入手也往往在句尾加一反问的尾巴,用反问句形式,如:“A fine day,isnt it?You like coffee,dont you?It a 1ively day,isnt it?”还有在书写地址时,也表现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写地址是从大到小,而英语中则恰恰相反是从小到大的。

四、创建有利于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1.生活时的双语言环境

校园里,双语任课教师要组织生活化的活动,构建双语软环境。诸如:互唤英文名,给每个学生一个英文名,让学生做中英文名片,课间立于课桌上,课后也可以互赠名片,最重要的是互唤英文名字,这样英语生活化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可利用过圣诞节、复活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国内外传统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2.学习时的双语言环境

在校园,双语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校园环境布置,构建双语硬环境。可有意设置双语环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密集接触英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1)标志牌英语化;(2)警示牌双语化;(3)校训、班训双语化;(4)黑板报、涂鸦角双语化;(5)宣传栏、读报栏双语化。

五、结束语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与城市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各种教学条件的差异,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各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把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Nunan,D. Designing Tasks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胡建成.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及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3,4.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金莉.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理性思考[J].甘肃农业,2006,1.◆(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廖淑芳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