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2009-08-31

江西教育C 2009年8期
关键词:直觉品味语感

秦 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宋代朱熹曾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在熟读的基础上要进行背诵,进行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

二、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比较,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揣摩比较就是提醒学生将积累到的相同或相异的材料放在一起,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方法,让学生在揣摩比较中,从词语的准确性、感情色彩、鲜明生动、合乎规范等多方面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只有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才能更深刻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和子对父浓烈的情。

三、整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评点分析和品味语句,又要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四、强化实践,逐渐养成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着力抓好学生的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其实听说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读写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说话训练,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复述、续说、课堂演讲、辩论、口头作文、生活剧、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来强化训练,将语感教学融入新教材设置的语文活动和综合实践中去。

除了听说训练外还要突出的是读写训练,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当然啦,为了提高读的效率,教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发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感的外延也是生活。除课内文本信息的吟诵和积累外,生活中语文信息的吟诵和积累也不可忽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课内外结合和校内外结合,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渐养成好的语感。

总之,语感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捉摸性,但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的精神。◆(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猜你喜欢

直觉品味语感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品味桂峰
数学直觉诌议
品味四季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