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

2009-08-31吴英红

江西教育C 2009年8期
关键词:鉴赏力语言文字美的

吴英红

途径之一——读中悟:审美感受力素养的培养

审美感受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入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语文新课标要求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此,汉语言艺术要从“读”上下功夫,用诵读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感受的灵敏力、感染力和想象力。吟诵、美读可以由文入情,达到与文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叶圣陶先生倡导的“美读法”,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达到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诵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引导学生自由放声读、摇头晃脑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通过多读多练,达到领悟。

途径之二——悟后读:审美鉴赏力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师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鉴赏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是在较深刻的审美感受、领悟的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高层次审美能力。在鉴赏中表现出的鲜明个性,又能在鉴赏评价中体现较普遍的客观社会理性内容,在感知、感受的基础上达到对鉴赏对象意味、意蕴、意义的心领神会。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让学生达到感知、感受、表达、鉴赏交融;神遇、气通、心印、情神交汇。用独特的体验去评价、赏析、品味美学精髓,形成审美鉴赏力,升华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途径之三——创造读:审美创造力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小学生素养的最高境界。审美创造力教学就是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点燃审美的智慧灭花,使他们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学会了发现文美、感受文美、表达文美、创造文美,这本身就涵盖了语文的基本功能。以《望庐山瀑布》一课为例,确立本课“寻找美一表达美一感受美一鉴赏美—创造美”的美育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生、挂、飞流、直下、疑、落”等, 结合字词的意境去领会读的节奏、情感,继而鼓励学生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自由表达自然景观。带着这些初步的感受进入课文的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感悟文章所表达的语言文字美、作者的情感美、描写的意境美,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进入鉴赏和创造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望庐山瀑布》的意境,通过浏览家乡的名山大川,创作一篇体现学生自我感受的诗歌或散文,进一步挖掘学生创造美的潜质,提升审美创造力的素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徐纯军

猜你喜欢

鉴赏力语言文字美的
智识上的鉴别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