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构建学习传统文化的语文大课堂

2009-08-31方鹏飞

江西教育C 2009年8期
关键词:汉字语文课堂传统

方鹏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根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有些凋零,遭到空前的冷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的青少年吃麦当劳、看韩剧、说网络语、过洋人节,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中华传统文化。可在世界一体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认识国学、呼唤国学、振兴国学,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语文教材是各种语文知识,文化知识的载体,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造就新一代的文化主力军。语文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构建学习传统文化的语文大课堂,引导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如何为孩子构建学习传统文化的语文大课堂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写规范字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课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歌曲《中国姓》。

传统文化教育最根本所在: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娃。网络的迅速普及冲击着学生对写好汉字的认识,敲敲键盘就能打印出规范工整的汉字成为他们写错字、乱写字的理由,更不谈毛笔字的练习了。写不好规范的汉字,就是丢掉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我先从写字方面下足功夫,不仅要求学生平时写规范字,还要求每周有一定量的练字并进行阶段性的展示,开展找错别字的游戏活动,进行软硬笔书法竞赛等。从教会学生写好汉字做起,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让学生也从汉字中了解汉字的魅力,品味到汉字的韵味。

二、整合语文课本的经典范文,组织净化学生心灵的传统文化课堂

中学课本所选的文章中,不乏传统教育的经典范文。每篇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各种思想、精华也蕴涵其中。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能,课前精心备课,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美怡情,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论辩氛围,领悟史例典范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的美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借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感知经典,领悟精髓。引导学生思考,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学生生活的准则,不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让学生受益匪浅,做个有现代意识的传统文化传承者。

三、搞好经典诵读活动,丰富传统文化课堂内容

作家赵丽宏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情感的积累。”作为学生要提高文化素养,就一定要阅读经典书籍,经典诵读活动也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学习语文知识的有益补充。每周做到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指导阅读,使他们在受到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也积累写作素材。

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延伸传统文化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方法有很多,比如:学生轮流每天在黑板一角抄一句经典佳句,语文课前进行“五分钟健美”——朗诵、赏析诗歌,讲经典故事或发布一条新闻等等,每周写一段阅读心得。要求学生自己录音诵读唐诗,制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撰写关于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文化、自然风光、地理特点等方面的调查报告。

五、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学以致用

如果学生能将在语文课堂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那么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把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传统文化的学习由定时向不定时转化。处处留心传统文化,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进而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地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猜你喜欢

汉字语文课堂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