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里旱

2009-08-04程子龙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25期
关键词:旱区旱情抗旱

程子龙

5月下旬以来,黑龙江省发生历史罕见旱情,受旱最重时全省受旱面积逼近1亿亩。一些重旱区甚至出现了大面积芽干、粉籽现象,至6月上旬还未出苗。经过全省上下努力抗旱及自然降雨,截止到6月10日,全省受旱面积减少到1057万亩。经历了罕见的旱情,这个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历了怎样的考验?罕见旱情会对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发生罕见“胎里旱”

6月上旬,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四大商品粮主产区之一的绥化市采访旱情。在绥化市所辖的庆安县九胜镇和平灌区旁,双胜村的十几位农民一筹莫展,这些农民告诉记者,今年好歹算插上秧了,但由于干旱越来越严重,稻田渴水问题突出,出现了农民到灌渠抢水的现象。庆安县水务局基层站站长吴利民指着见底的人工灌渠告诉记者,这里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干旱,10万亩水稻就指着这个人工灌渠的水,可是今年这个人工灌渠的水都干了,因为这个渠引的是呼兰河的水,呼兰河缺水严重,现在灌渠引不来水,灌渠已断水28天了,不知这10万亩水稻该怎么生产下去。

在西部旱区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勇敢村双发屯农民刘清泉正在自家地里抗旱。从打春天种地到现在,当地的旱情不断扩大,风灾也大,现在种完了地,种子都被风掀出来了,出了苗的地如果不用水灌田,基本也都绝产。刘清泉说,现在要灌田,就得自己家打井,然后用柴油机抽水,不算打井费用,一亩地柴油费就得超过10块钱。刘清泉说,由于动力电造价太大,现在从村里引过来也困难,缺乏资金。

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一布气村村民姚东生说,虽然种地时下了场雨,但连日来遭遇大风,风一抽地全干了。现在这么旱,拉水浇灌也成问题,因为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附近没有灌溉井,要想灌苗就得自己打井,可是打一口得1万多块钱,自己掏不起这笔费用啊。姚东生说,现在不下雨就得硬挺,就得这么等着。

据黑龙江省政府报告,今年黑龙江省的旱情发生时段极为特殊,以往全省旱情发生在春播前或出苗后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而今年从4月27日后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旱情发生在播种后,各作物处在即将出苗或刚出苗的交叠时期,即所说的“根旱”或“胎里旱”。旱情发生范围广,已波及到全省的13个地市及农垦总局。

据黑龙江省农情调查,截至5月27日,全省土壤耕层相对湿度低于70%的受旱面积达到9894万亩,逼近1亿亩,而全省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7082万亩,受旱面积超过播种面积的一半。全省因旱造成芽干面积290万亩,吊干面积1155万亩,同时一些地方还遭受风灾。旱见旱情严重威胁着商品粮大省的粮食生产。

全省掀起抗旱保苗攻坚战

针对出现的旱情,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吉炳轩和省长栗战书多次对抗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黑龙江省政府密切关注旱情,具体抓好抗旱工作落实。5月14日,黑龙江省政府下发紧急抗旱通知;18日和24日,分别召开了全省抗旱保苗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抗旱保苗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28日,根据旱情发展,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省水利厅先后派出由厅领导带队的14个工作组深入到全省13个地市检查指导,帮助基层研究水源问题,指导抗旱工作。黑龙江省农委、财政厅、省气象局以及有关部门也都派出工作组深入旱区。

在抗旱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赶赴黑龙江省抗旱工作第一线,检查指导商品粮大省的抗旱工作,激发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抗旱救灾的精神斗志。在抗旱期间,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也打电话到黑龙江询问灾情,并派检查组到黑龙江检查指导抗旱;水利部陈雷部长也派出检查组到黑龙江检查指导抗旱。全省上下掀起抗旱保苗攻坚战。

在增加抗旱投入上,黑龙江省财政紧急下拨3000万元省级抗旱资金,支持旱区抗旱。至6月3日,全省已动员各方投入抗旱资金5.1亿元。新打各类抗旱井超过3万眼,新购置各类抗旱节水设备近15000台套。为确保受旱地块齐苗、不死苗,各旱区组织人力、畜力和机械力量,抢浇救命水,能浇一垄浇一垄,能灌一灌一亩,能救一棵是一棵。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鹤岗等重旱区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农业及涉农部门积极主动,农民冲在一线,采取喷灌、滴灌、管灌、注水灌等方式全力组织浇灌,同时进行科学的毁种、补种,使抗旱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黑龙江省电力部门全力为抗旱工作提供支持,对换抗旱浇灌用电实施电价优惠,规定从5月28日零时起至6月11日零时止,全省农业生产排灌用电价格超过0.50元/千瓦时的,均降低0.10元/千瓦时。种子部门积极储备发放晚田种子。供销及农资部门积极储备和发放抗旱物资。

旱情对农业影响明显

5月29日,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及时依据有利的气象条件,在全省60个市县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共起飞飞机2架次,发射火箭弹900枚,增雨炮弹3506发,取得了显著的增雨效果,干渴的种子和禾苗得到了滋润与浇灌。

在全省上下积极浇灌人工抗旱的努力下,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效果下,全省抗旱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旱情得到大范围缓解,受旱程度明显减轻。

据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5月29日以来,黑龙江省相继出现降雨过程,最近13天全省平均降水量50.8毫米。受降雨影响,黑龙江省旱情大范围缓解,受旱程度明显减轻,截止到6月10日,全省受旱面积减少到1057万亩。

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表示,今后仍将继续抓好部分县市抗旱工作,切实做到“旱情不除、抗旱不止”。截至目前,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两批次16个工作组仍在黑龙江省内的40余个重旱区跟踪旱情、指导抗旱。

黑龙江省经历和严峻的旱情考验,罕见旱情是否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黑龙江省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虽然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连续的旱情使粮食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据介绍,由于全省大部分市县一个多月没有效降雨,旱情在时间上持续延长,在范围上持续扩大,在程度上持续加重。从旱田作物生长阶段看,由种子“吊干”发展到“芽干”,对作物生物已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据介绍,旱情的持续性,已影响了作物的两个生长期。由于部分水稻产区泡田期供水紧张,插秧期返青期缺水严重,干旱区水稻生长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肖志敏在黑龙江省北部旱区检查指导了20多个市县的抗旱工作。他告诉记者,今年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旱情非常严

重,有些地方未出苗只能毁种一些晚熟品种,因此一些地方可能会粮食减产。

黑龙江西旱东扩带来的启示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连年发生旱情,东部地区却一直“风调雨顺”,很少缺雨缺水。但今年的明显特点是,东部地区也出现了多年不遇的罕见旱情。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该县水务局副局长白建学告诉记者,该县是全省重要的水稻主产区,县内有9条大小河流,从未缺水。可是今年9条河流中,有5条河流竟然出现了断流现象,该县水稻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缺水威胁。

黑龙江省东部的绥滨县位于松花江和黑龙江“两江之间”,也是连年风调雨顺,很少发生干旱,但今年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据黑龙江省东部鹤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该市境内主要江河水位较历年同期明显偏低:5月31日黑龙江肇兴站水位比历年同期偏低0.49米;松花江佳木斯站水位偏低2.17米,梧桐河宝泉岭站水位比历年同期偏低1.55米;萝北风翔灌区的鸭蛋河上的鸭蛋河渠首与嘟噜河上的烟囱山渠首流量合计仅有每秒0.35立方米,不足常年的五分之一,担负灌溉任务的多条河流接近历史最低水位,阿凌达河等河流已经断流。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十年九春旱,旱情发生在农业生产的不同时期,甚至反复发生,今年出现了西旱东扩的现象,说明黑龙江省的抗旱任务又在加剧。

黑龙江省政府认为,在严峻干旱形势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建设,也需要国家对该省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

据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将续建尼尔基引嫩扩建一期工程、三江平原兴凯湖、勤得利、江萝、临江灌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等18个项目。黑龙江省境内的一些水利工程,2008年已投资超过64亿元,2009年计划再投资超过101亿元,其中地方自筹超过52亿元,尚需国家支持49.14亿元。

黑龙江省计划2013年投入农机化建设资金178亿元,购置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县、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这需要国家支持5亿元。

另外,黑龙江省还将进行油改电建设,即改用柴油机提水浇灌改为用电提水浇灌,从浇灌费用上节省抗旱资金,提高抗旱效果。

猜你喜欢

旱区旱情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
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及修复技术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
华北寒旱区3种根茎作物初霜后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