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2009-08-02蔡晓川

党史博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疆军区三五九旅军垦

蔡晓川

“教导旅工作模范”奖章记录着独立第六旅诞生、成长的光荣历史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于23日攻入南京市区,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华东、中南、西南、西北迅猛挺进。为纪念作战区域和战役的胜利,许多军区和野战军都曾颁发过纪念章。如1948年第四野战军暨东北军区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章”,1949年华东军区颁发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等。这些纪念章,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保存有很多枚。

兵团军垦博物馆馆藏较早的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念章是“教导旅工作模范”奖章。这枚奖章的捐赠者是自豪地称自己为“军垦第一代”的老八路孟继贤。老人的家乡是山东省商河县,1947年加入渤海教导旅。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1944年第三五九旅回到延安时,由于伤亡、失散,部队已不足2000人。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眼看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即将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王震预感到西北战场将面临一场艰苦的搏杀,而三五九旅的力量不能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加之边区人口稀少,兵源有限,王震于是向中央建议派人前往人口稠密的华东解放区扩军,组建一支新旅,回西北作战。

经中共中央同意,任弼时给陈毅写了一封信,三五九旅立即以第七一九团为主,抽调团、营、连、排各级干部300余人,配齐一个旅的干部建制,前往山东渤海地区扩军。在旅长张仲瀚、政委曾涤率领下,队伍从延安直奔山东,于1946年秋末冬初进入山东根据地。在山东阳信、宁津、商河、惠民等县,动员翻身农民参军,顺利完成了建军任务。

1947年2月23日,渤海教导旅在阳信鸹王庄举行建军典礼,旅长张仲瀚宣布:渤海教导旅正式成立。当时全旅总兵力达1.1万人,其中9000多人是翻身农民,孟继贤就是其中的一员。

部队仅在盂继贤的老家商河就招兵3000多人,随后在阳信鸹王庄练兵半年多。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能有几个月的训练时间实属难得。指战员时间抓得特别紧,风雨无阻,天天摸爬滚打。几个月过去后,涌现出一大批神枪手、投弹能手、爆破能手,不少战士能全副武装纵身跨越三四米的堑壕。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战士的体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孟继贤勤学苦练,进步很快,不久即被提拔为通信班长。他团结同志,为巩固部队、安定军心做了很多政治思想工作,三个月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渤海教导旅第一次党代会,在大会上受到表彰,获得了这枚珍贵的“教导旅工作模范”奖章及一床黄军毯。50年后,老人郑重地把这枚纪念章捐赠给了兵团军垦博物馆。

同年8月,在河北武安县,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渤海教导旅由华东军区划归西北军区,陈毅、王震、滕代远专程赶来参加交接仪式。陈毅在会上说:山东自古出好汉,你们渤海教导旅,是当今天下的山东好汉n从今天起,我把你们交给王震将军,由他率领你们到西北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从此,渤海教导旅改称独立笫六旅,和三五九旅同属王震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

“人民功臣”奖章及“解放大西北纪念章”见证了进藏部队风餐露宿的艰险经历

“白雪照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这是王震在部队西进途中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成了大军挺进新疆的生动写照和战歌,而由新疆进军西藏,则是部队谱写下的另一曲生命壮歌。

新疆和平解放后,为配合西南军区尽快解放西藏,新疆军区独屯骑兵师第一团奉命抽调135名官兵组成“进藏先遗连”,由团党委委员、保卫股股长李狄三带领。于1950年8月1日从新疆于田出发,踏上了进军西藏阿里的征途。

从于田到阿里,千里迢迢,中途隔着绵延不断的昆仑山,山下终年积雪,高寒缺氧。没有道路,全连仅凭一张地图和一只指北针,一边侦察,一边前进。在李狄三的率领下,他们穿越了号称“昆仑第一虎口”的赛虎拦姆石峡,翻过了海拔5570多米的库克雅达坂等天险,战胜了高原反应、雪盲症等困难,于8月15日越过界山达坂进入藏北阿里高原,10月30日到达扎麻芒保。

1951年春,大雪封山,气温降到零下40℃,交通断绝,部队面临极其艰苦的局面:首先是吃粮困难,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四两炒面;其次各种疾病也在袭击着指战员的健康,尤其是高山病严重地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有5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李狄三也身染重疾。为了不让战友发现,他在浮肿的腿上缠了一条绑带。后来,大家还是发现了他的病情,连队党支部作出限制他行动并强制休息的决定,但他一刻也闲不住。李狄三用羊毛捻成一根绳子拴到各班,每天吃力地扶着绳子到各班看望战士,鼓励大家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持斗争。随着病情加重,李狄三自知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为了给后续部队留下资料,提供经验和借鉴,他不分昼夜连续写了两本日记,记录了先遣连进藏以来所经历的一切。李狄三一直坚持到次年5月28日与大部队会师,和平解放藏北,于当天含笑逝世。李狄三殉职后,新疆军区授予他“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1951年1月30日,新疆军区发去嘉奖电,授予先遗连“英雄连”光荣称号,并给全体指战员记功一次3月5日,王震司令员给先遣连再次发去贺电:“李狄三及入藏部队先遣连全体同志:你们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为解放西藏统一全国领土,通过千里荒无人烟的昆仑山,冒危难艰苦进人西藏,饱受冬季恶劣气候之苦,表现了高度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有功于人民,有功于祖国,除号召新疆军区全体指战员以你们为模范外,特以‘解放大西北及‘人民功臣奖章各一枚,奖给全连指战员。尚望继续努力,完成团结西藏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的光荣任务。”同日,新疆军区发去嘉奖电表彰先遣连,号召军区部队向先遣连学习,并发给全体指战员“人民功臣”奖章和“解放大西北”纪念章各一枚。

“劳模大会纪念章”、“庆功大会纪念章”记录下军垦战士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辉煌业绩

在今天新疆墨玉县有一个几乎完全被沙漠包围的兵团农场,那里驻扎着农一师四十七团。四十七团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进疆时是西北野战军第二军第五师的主力十五团。当年,这支部队用18天时间,徒步穿越塔克拉玛于大沙漠,奔袭上千公里解放和田。此后,这1000多名官兵便留了下来。从进入大漠至今,60年过去了,许多人已长眠不醒,在地下用自己的身体肥沃着沙漠;活着的人里仍有几十位老八路至今也没再出过沙漠,另有一些老战士,前几年才被专门接到乌鲁木齐住了几天。他们朴实地坚信:活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农二师是老红军、老八路最集中的地方。农一师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

猜你喜欢

新疆军区三五九旅军垦
兵团记忆
新疆和平解放及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诞生
兵行『百里蚊区』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野外驻训纪实
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吕永海:用执着传承兵团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兵团精神
追溯三五九旅
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羔羊早期小群培育产毛性能分析
“三五九旅”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