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两个关系

2009-07-30魏国泰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练习分层教学教材

魏国泰

[关键词]分层教学;发展;练习;教材

[中图分类号]CA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64-01

分层教学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一般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C三组,对其各施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展。

一、正确处理“讲”与“练”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教主要由“讲”来实现。学生的学除听以外,主要靠“练”来完成。对于自控能力很差的学生来说,“练”比“讲”更重要。教师的讲不能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对内容的精讲、粗讲、早讲、迟讲都要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误区的掌握来安排。分层教学中“讲”与“练”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先“讲”后“练”。面向全体学生讲,分不同层次练,淡化分数竞争,强化自我竞争和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教育。练的具体做法是:习题应分几个层次,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要求A、B、C三组的学生都须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做,或者几个同学合作探索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先“练”后“讲”。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对课文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设计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选择去练。因为学生的层次分布并非呈明显的阶梯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很难机械地确定其属于哪一类,层次的动态变化如同潮水,把学生不断地推向前进,所以要留有选择余地,让学生去探索实验,然后再去讲解核对,加深印象。江苏洋思经验就是这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促使内因发生变化,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讲”、“练”交叉进行。先讲双基内容,然后让A组做基础练习,同时给B、C组讲课,把教材引向纵深。尤其是C组的学生基础较好,接收能力强,讲解侧重在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提高上,使他们在质疑和解惑中发展创新思维。

当然讲与练的方法实在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如何都要符合“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大原则。

二、正确把握教材“深”与“浅”之间的关系

在分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只把练习分为A、B、C三个组,而在讲解时未能体现这一分层思想,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的例题重视不够,往往是一刀切、“一切同仁”,使得A组学生对基础知识未能理解和巩固,B、C两组学生理解得不深不透,造成了A组未落实,B、C两组未得到发展的状况。“深”并非加大题目的难度,而是指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例如,教学初二几何《角平分线》一节时,可以对定理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中的“角平分线上的点”加深理解,这里虽未强调是“同一点但已约定俗成,教师应挖掘讲解,有时也可以对本节知识进行拓宽与延伸。例题多数是一题多解,结论往往都有推广意义,这就对教师本身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远教、互联网等资源,拓展自己的视野。名师之名,名在视野,视野决定高度;名师之名,名在理念,理念决定方向。

当然,A、B、C三组学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单元测试成绩进行及时的调整。分层教学中采用这种有激励、有竞争的评价方式,可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奋进。这里要强调一点,对降组生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其舒心乐意。

猜你喜欢

练习分层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