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德育机制 开拓育人途径

2009-07-30孔祥戈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缺失成因德育

孔祥戈

[关键词]德育;缺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06-01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德育的目标在于育德,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包括知、行、情三个道德阶段。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出现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针对性。二是受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道德对德的知行非常重视,但不重视行为个体,无视人自主、自由的意愿,传统道德思想是轻视道德情感的。三是受榜样的非人格化倾向或典型化倾向的影响。榜样作为具体的形象,对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具有很好的效果,历来受到德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现实生活中,对榜样的宣传存在典型化或非人格化倾向。例如,好的榜样人物时时刻刻都想着国家和集体利益,只想着埋头工作,无私奉献,永远想着他人,从不想自己,这似乎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由于这种宣传的影响,反而削弱了榜样在道德情感方面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创新理念

创新德育方法,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的心理变化,取得教育的主动权,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1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开发和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但是多数家长却把教育重点放在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以致造成孩子任性、怯懦、懒惰、自私、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要有机结合,使“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真正搭建起来。德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教育才更具实效性。

2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的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由于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阶段,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极易学习和模仿,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

3丰富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申成长。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德育活动还需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性。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从而使这些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4丰富内涵,创新活动方式。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不断调整、充实德育内涵。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深入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本质,增强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让学校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场所。加强法制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教育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拓展渠道,创新形式

1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校园层面的教育,称为平面式、封闭性德育。我们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磨炼,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

2德育应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德育若能唤起学生自我思考、自主选择意识,那才是真正成功的德育。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让学生“自己”选择,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掌勺”的做法。

三、开拓德育途径

德育实施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大型活动、党团活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咨询(个别教育);社会实践、媒体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当前,德育实施途径创新的重点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网络德育方面。因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猜你喜欢

缺失成因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