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几例化学演示实验的改进

2009-07-30闫小明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结论现象

闫小明

[关键词]演示实验;改进理由;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58-01

一、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2]制取过氧化钠时,往往是得不到过氧化钠的。此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加热到钠熔化并有大量火星出现时没有及时撤离酒精灯,还在继续加热。另外,该实验的温度也不好控制,且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

2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从煤油瓶中取出一块钠,用滤纸擦掉煤油,再用小刀割下绿豆粒大小一块,放在石棉网上;

②取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备用;

③加热放在石棉网上的钠,当加热到有大量火星出现时,立即撤离酒精灯,让钠自己燃烧,并快速用小烧杯罩住燃烧的钠,

3实验现象及结论

钠燃烧完毕后将生成小米粒状的、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且在烧杯内壁上也会有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生成。本操作解决了该实验温度不易控制的缺点,即使温度控制不好,也可以在烧杯内壁上看到实验生成的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便于学生观察实验。

二、对钠和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4]的方法进行钠跟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铝箔包钠会出现三个问题:①用预先刺有孔的铝箔包钠时,常出现手被腐蚀的情况;②用镊子夹铝箔时,位置稍有不当,就会出现钠的脱落,继而浮于水面,造成实验失败;③常出现夹得过紧,钠不能作用完的情况。针对上述的问题,我对此实验做了一些改进。

2实验步骤

①取一仍连在一起的花生壳,用鞋钉在一端旋一个较大的孔,然后把一小块钠放人花生壳内,将花生壳合上;

②用镊子夹住花生壳,放在倒置的试管口下,稍加振动,反应立即发生,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③等试管中气体收集满时,小心地取出试管,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3实验现象及结论

本实验所用材料环保易得,且在实验过程中只需将花生壳稍加振动,就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成功率也较高。

三、对喷泉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二册[实验1-2]所示装置做喷泉实验时,成功率往往很小。究其原因是当烧瓶直立时,胶头滴管往烧瓶中挤压的水很少,使得烧瓶中溶解的氨很少,从而造成烧瓶和外界的压强差不大,使实验不易成功。通过多次试验,我总结出了使此实验百分之百成功的方法。

2实验步骤

①向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内预先吸入部分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②把烧瓶倾斜成45°或者更大的角度;

③将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④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立即发生喷泉实验。

3实验现象及结论

因为氨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所以往烧瓶中挤进的水越多,烧瓶中溶解在这些水中的氨就越多。这样一来,烧瓶内部和外界的气压差就越大。而气压差越大,大气压就越容易把烧杯中的水顺着玻璃管的尖嘴压到烧瓶中形成喷泉。这样比烧瓶直立时胶头滴管往烧瓶中挤压的水多很多,喷泉实验更容易发生,现象也更明显。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结论现象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猜谜语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