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009-07-30吕经致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主题活动幼儿

吕经致

[关键词]幼儿;交往能力;环境;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50-01

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的能力,然而,当今的大部分独生子女却恰恰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不合群、自私等现象。为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素质,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主题活动则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銅要》的精神,以完成主题目标为核心的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充满了童趣。在活动过程中,则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等一系列的交往。因此,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一、借助合理的区域设置,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良好的环境符合幼儿活动的需要,也是幼儿交往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提高其交往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构建认知结构、体验与理解自我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如在角色游戏“医院”中,我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的角色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双方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沟通的方式,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借助主题游戏,帮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能

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洞察他人的心情,了解他人的感受,均有助于双方之间的交往。而让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感受他人的情感,理解并支持他人的行动则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幼儿期也是人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而语言表达则是交往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语言表达和交往技能的培养,我们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理的策略,利用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来进行。如在“农贸一条街”游戏中,顾客与售货员的交往方式,就是一个让幼儿学习逐步摆脱“自我中心”意识、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买卖方法、礼貌用语、公平买卖等知识,也提高了语言交往的技能。

三、借助主题活动过程,拓展幼儿的交往类型

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主题的策划、材料的收集、活动的开展、主题的延伸和结束等事项,从而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幼儿与教师的交往是狮生双方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会让幼儿有种亲切感,彼此也会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共同语言。

让幼儿与父母进行交往,教师要注意与家长的配合。如可以结合每周五家园联系日、“三八”、“六一”等节日,为幼儿创设亲子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从而让幼儿懂得父母的艰辛,并学会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也可以让幼儿亲手制作各种礼物送给父母,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与孩子共同表演节目、共同游戏,从而达到加强亲子交往、增进亲情的目的。

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可通过让幼儿收集材料,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收集过程、介绍材料的与众不同,启发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进行。如在构建活动区时,我让幼儿讨论搭建主题,冬冬说:“我们搭高楼吧。”翔宇说:“昨天就搭高楼,今天就搭动物园吧。”明明又说想搭立交桥,这吋教师就可引导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团结,达成一致。

幼儿与其他人的交往,教师可结合活动主题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让幼儿试着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展开交往。如让幼儿参观菜市场、肯得基,从而让幼儿与成人交往。这样不但延伸了活动主题,而且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四、借助活动规则,让幼儿在交往中增强责任意识

幼儿交往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良好的、正面的,是为“正交往”;另一种是负面的,通常是在与同伴间的冲突中进行的,是为“负交往”。通过正交往,幼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生活在融洽的社会关系中。通过负交往,幼儿可体验别人的感受,使恶性交往向良性交往的方向发展。如在“拍卖”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当先告诉幼儿:当老师的锤子敲下后,该物品已经属于别人,即使你很想得到这个瓶子,那也不行,除非你再从别人手中“买”回来。这样的过程,既加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又使幼儿懂得与人交往必须建立在遵守规则、平等、友好的基础上。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主题活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