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的四个基本点

2009-07-30王中宁

甘肃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管理评价体系

王中宁

关键词学校管理;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德育氛围;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B)—0011—01

一、明确办学思想。转变办学理念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肺腑之言。那么什么是校长之魂呢?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可见,校长之魂就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不是现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指校长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的思想体系。它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法制观念等。但校长办学思想的本质是教育思想,这是核心。作为校长,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本校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要不断分析,不断总结研究,不断改进创新,从而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办学理念应以“一主三特六学会”为教育目标。“一主”即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等主体理论的指导下实施的主体教育——“人文教育”。“三特”即学校管理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习有特长。“六学会”即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二、构建新形势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解放教师思想,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作为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者,不论足领导干部,还是一线教师,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爆炸的社会,作为学校干部和基层教师都必须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工作,必须用渊博的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必须小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2营造教研氛围,增强教师科研意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要办好教育,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善于研究,敢于创新。诸如如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如何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不断去研究、去探讨、去创新。

三、营造适应新课程的德育工作氛围

1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和自我教育性,将德育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内化到学生的知行中去,产生自我认同,形成良好的品格结构,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不可“一刀切”,避免教育的简单化和成人化。

3德育工作要从正面人手,树立典型和榜样,充分利用示范激励作用,以表扬和激励为主,让受教育者在教育的感召下,在自我肯定的前提下,自我感悟,自我调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4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在明理中导行。小学生犯错误不是明知故犯,大都是无意识的,我们要遵循知行统一的原则,重视养成教育,强化行为体验和行为训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逐步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四、构建适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全面性评价,诸如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教研教改、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教育教学工作可分为教学成绩、论文案例、辅导学生、计划总结、批改作业、团队活动等;业务素质可分为学历、执教水平、业务能力、继续教育培训等。履行职责可分为考勤、班主任工作、学生考核、档案填写、“两基”工作等。日常活动可分为学校杂务活动、校园绿化、团队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这些评价制度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进行详实地细化、量化,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和民主公平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要实行“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评价。以等级制为标准,从学生的考勤、品德、身体、学业、集体活动和劳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定。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学校管理评价体系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试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