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阅读教学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009-07-30葛晓蓉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葛晓蓉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28-01

教会学生获取信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分离出很多信息,但是很多时候只需其中一部分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技巧,使学生能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有用的信息,悟出更多的道理。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如,了解课文大意,就采用浏览的方法;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揣摩人物性格就采用精读的方法等等。当然,除了阅读之外,还可以通过访问、讨论、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感知等途径获取信息。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

养成筛选信息的习惯

收集来的信息还需要进行分析、加工,从而将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在提炼信息时还要不断地思考,尽量提高信息的含量。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从大量的信息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从中寻求答案,从而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有效信息规律的方法。1在文章的标题、首段、尾段等处寻找。2在文章各段的首句、尾句中寻找。3在表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词句处寻找。4在文章的关键词处寻找。如,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一文,首段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一个杂草丛生的百草园有何可写?学生通过作者对百草园中春、夏、秋、冬景物的描写,发现其中无不体现一个“乐”字,可见“乐园”是文章的“文眼”。

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①谈话法,该方法是由教师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来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教学《新型玻璃》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接着把学生分成五组,让每一组写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还要特别强调:“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更会推销自己。”这项设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教学,学生将已有的信息进行了有目的地处理,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②讨论问题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由发现去探寻、收集信息,从而获得答案。比如,教授《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板书课题以后就可以提问:“草船怎么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去借箭?”“起因是什么?”等等,我将这些问题归纳为:是谁要借箭?借箭的起因是什么?怎么借?结果怎样?我让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有关信息。但有些学生找到的信息不是很准确,这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寻求正确答案。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