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2009-07-30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要求新课改变化

蔡 杰

[关键词]新课改;课改理念;变化;教师;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15-01

新变化

新课改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变化。

首先,新课改带来了新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必须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这一核心理念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的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教互学、共同发展、开发和丰富课程的过程,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其次,新课改带来了新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教学应由以讲为主的方式转向合作探究的方式,创设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最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的。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灌输——接受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要求

新课改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而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有关方面的专家以及家长合作。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在未来的课程里,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也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目前可以利用的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其次,教师需要新的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以及教学活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进行探究性教学,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者,以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最后,新课改对学生也提出了新要求。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之前要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准备学习材料;在学习活动中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及自我补救。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人的单独学习而言的,即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但从个人的成长来说,更需要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

猜你喜欢

要求新课改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鸟的变化系列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让路”让出的变化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