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09-07-30

文教资料 2009年11期
关键词:幼师创造性思维能力

孟 黎

摘要: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幼师教育中。教师更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幼师学生培养

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实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并不是要求学生利用各种综合材料结合水墨进行大制作,也不是盲目利用颜料进行堆积成画,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新、求异思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挖掘人的创新潜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讨论美学问题时,学生的理念常常有别于成年人,而且有局限性。许多成年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技艺是艺术中的关键因素,技巧越高,作品就越好。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生往往充满生命力,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心理和个性理念。不仅如此,学生甚至能注意到光线环境下色彩的各种变化,以及成人观察不到的东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学好美术的基础和动力。

幼师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在美术学科容易找到自信点,进而产生兴趣,产生学好美术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特性,把握并调控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科学而适度地引导学生学美术。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1创造激励式的讨论与探究的环境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是兴致勃勃的,但是他们的理念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在实践中也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的能解决,有的却束手无策。这时讨论是非常有益而必须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交流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并且立即纠正不足。教师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归纳。例如,景物装饰画的设计与绘制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解决一些相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

2创造轻松活跃而亲切祥和的课堂氛围

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鼓励、表扬学生,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创作实践欲望。同时,恰当的音乐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上《中国画欣赏》这一课时,我从开始上课直到下课,45分钟内播放了多首古典乐曲,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氛围中。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陶醉于欣赏国画艺术的活动之中。

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能教出画匠,而创造性的教学却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学生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教师不能仅仅教他们技巧、方法,更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激发。美术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而且要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要给学生留足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三、用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绘画的想象空间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的作业大部分是临摹,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减弱,习惯于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设想,看谁的想法最多,有独到之处。比如要为一所房子配上树,可以画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可以画蓝树、黑树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色彩搭配规律,分析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学生就会明白,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画。

当然,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绝不可仅仅停留在浅低层面,而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分析、判断:在诸多方案设想中,哪一种最适合表现主题,哪一种表达效果最理想。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幼师学生的发散思维一经激活,学习和创作热情便会空前高涨,这对幼师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十分有益。

四、用写生课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

1鼓励学生个性地绘画

在写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全写实有时反而不美,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认知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取舍,只有这样才不会千人一面,而是各具特色。如何在共性中寻求个性、表现个性,学生在写生课上思考并实践多了,就会有利于他们绘画个性的形成和张扬。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创造性思维能力便不知不觉地得到培养。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嘲笑,更怕老师不认可。因此,要使学生有创造意识,教师就要学会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有独到之处,就是最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有时,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不前,教师要提出有利于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的问题,让他们凭着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展开讨论,以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欲望。

3注重教师素质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维。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一名创造者,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与教学的活力。教学之余,教师还要大量创作作品,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都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考虑,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在幼师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便会激励幼师学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对祖国下一代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幼师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男幼师荒
培养思维能力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