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凭——英国的一种全新证书

2009-07-24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凭年龄段证书

张 婷

[摘 要] 自戈登·布朗执政以来,英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变化与改革。2008年10月,为克服之前教育的种种弊端,英国开始采用一种全新证书——文凭,以保持学习者选择权的开放,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沟通学历教育与普通教育,提高16岁后教育阶段就学率,提升青年工作技能及生活能力。对比并反思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文凭在英国的应用与实施也给我们带来些许借鉴。

[关键词] 文凭 英国教育改革

2007年6月,戈登·布朗接任布莱尔成为英国第52任首相,领导人更迭也带来了新一轮教育改革,2007-2008年成为英国教育的“改革年”、“融合年”。继2007年7月教育部分家,即原来的教育技能部拆分为儿童、中小学和家庭部(The 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以及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2008年10月起,作为14~19岁年龄段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一种全新证书——文凭① 在英国开始发放。

一、新文凭证书概况

1. 实施背景

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14~19岁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并在此阶段开展一系列课程、评价及学习机会改革。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004年,超过53%的年轻人取得5科或5科以上的A*~C级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1]。然而挑战仍然存在:16岁后年龄段就学率低于国际水平;雇主对一些年轻人基本工作技能颇具微词;“三无”(NEET,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青年情况改观甚微;许多能力出众的青年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英国政府制定出更高目标,努力提高16岁后年龄段青少年的教育水平,提出要在未来10年内将17岁青年就学率提高到75%~90%[2],保证每个青年均具备良好的英语、数学和信息交流技术基础以及基本工作技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全面发展。

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及挑战,英国政府希望其公民能够在当前国际环境下自主适应、实现繁荣,为未来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以保持英国国际地位及竞争力。教育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有力途径自然肩负重大责任。14~19岁年龄段是决定国家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期,因此,英国在整个14~19岁年龄段教育改革中无处不渗透此种人才培养理念,《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儿童计划中的《开展14~19岁改革:下一步》等文件中均有明确表述。

英国当前14~19岁年龄段教育的严峻现状、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加上传统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隔、学习者选择学习机会的限制性,以及过早分流定向等等,这些都在呼唤一种全新证书的出现,文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

2. 文凭的特征

文凭是为14~19岁年龄段学习者设计的一种新型证书。它的目的是将课堂学习与实践经历相结合,融合理论学习与应用学习,通过高质量、可信赖、基于工作的学习,提升学习的多样性、参与度和机会,为所有年轻人准备一个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和相关性较高的学习方案[3]。14岁以上学习者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各种选择见表1。

(1)保持学习者学习选择权的开放性

传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选择上不免存在一些限制,学习者不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因为这两种教育要么通向学术要么走向工作,学习者必须两者择其一。虽然获得文凭的学习过程也集中于某一特殊学习领域,但它要求学习的是学科综合体,并不意味着学习者日后必须从事所选学科或行业。这一特征使文凭不仅得到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认可,而且在工作领域也获得高度认可。可以说,学习者获得文凭,既可为进入大学打基础、作准备,也是他们走向工作的第一步。

(2)保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平衡

获得文凭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理论学习,还涵盖应用学习,这一学习过程既提供知识,也传授将知识应用于真实世界及不同环境的技能。在获得文凭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借助实践性、基于背景的方法,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注重运用工作环境中实际存在的例证教学,注重动手经验,整个学习过程强调与实际情境相似的相关技能与理解。

(3)通过合作进行设计与开发

文凭由学校、学院代表、继续教育及高等教育机构、雇主团体以及证书授予机构共同设计与开发,合作伙伴的业务覆盖14~19岁年龄段青年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新文凭的设计与开发一方面听取学校和学院的建议,另一方面满足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雇主的需求,从而使文凭的设计与开发既以学员当前所处教育阶段为基础,也考虑学员日后进入大学或接受工作培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学习具有灵活性

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学生所在学校,既可延伸至其他学校,也可深入到工厂、车间;学习进度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和要求而定;任何年龄都可申请文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选修课程,学习者既可在自身攻读文凭学科领域内加深学习,也可根据兴趣和意愿探究其他学科领域。

(5)学习涉及广泛的学科或行业领域

文凭整合了各个类别的职业,涵盖当前的所有工作范围,分为17个学习领域,包括:建筑与环境建设,创新与媒体,工程,IT,社会、健康与发展,商业、行政与金融,环境与陆地研究,美发美容,医学,制造与产品设计,公共服务,零售业,运动与娱乐,旅游,人类学,语言,科学。

3. 文凭的学习内容

获得文凭需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主要学习(principal learning),通用学习(generic learning),附加与专业学习(additional and specialist learning)。此外,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和计划检查(planning and reviewing)贯彻三部分学习内容的始终,是三部分学习内容在教学时始终采用的学习方式。

(1)主要学习

主要学习集中发展学员对相关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及理解,涵盖学科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维度。无论何种水平的学习,都须有50%是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学习,它既可在学校也可在工作环境中开展,强调通过行业或学科领域内的任务、问题和条件,实现从做中学,培养通用技能。主要学习始终将动手学习摆在首位,教学关注相关行业与学科的最新发展,利用丰富、真实而又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

(2)通用学习

通用学习旨在发展个体生活、工作、发展所需的广博知识及技能。与其他部分不同的是,在17个学习领域中,通用学习的内容是共同的,由于其涉及范围广,这部分有些学习内容还需融合在主要学习中。通用学习包括:英语、数学、信息交流技术等基础技能学习;发展个性、学习和思考能力;工作经历;开展项目活动(即学习者依据所学内容开展项目活动,如环境与陆地研究专业的学习者可进行一项环境田野调查。)

(3)附加与专业学习

附加与专业学习是选择额外学科的补充式学习,以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这一学习既可与学习者已有的学习领域相关,也可仅仅反映个体的兴趣、能力及未来工作愿景。

(4)经验学习和计划检查

经验学习和计划检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自身文凭学习方案的制定中,自行选择、管理个性化的证书获取方案。它们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整个文凭学习过程的关键,为前三个组成部分中所习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供综合应用机会。

4. 等级及评价

文凭是一种综合性证书,不同学习内容(主要学习、通用学习、附加与专业学习)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并单独记录

每一部分的学习水平和学时,最终将结果统合形成文凭等级。文凭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对三部分学习内容的学时总数及水平要求不同。(见表2)

二、启示与思考

1. 转型:审时度势、不断变化

英国教育向来以“传统”著称,但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给教育带来某些弊端。改变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规则,实现繁荣与发展的出路在于审时度势、不断变化。单一、古板的办学模式,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过早分轨及严格界限,较低的义务教育后就学率,令人担忧的青年工作技能等,都将成为制约英国今后参与国际竞争的软肋与瓶颈。面对复杂的教育现状,英国教育界虽有担忧,但更多的是选择变革、付诸实践。我国教育现状与英国相比也有些许相似之处,如盲目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封闭式的学校生活、填鸭式教学等。

国内许多中学将分班年限不断提前,着重抓重点班、实验班,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中入学时就将学生分流。学校生活沉闷、封闭,课堂上学生很少参与对话、互动活动,教学成为教师单方向信息传输;学习生活仅限校内,少与外界沟通,如我国教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6.03小时,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仅有3.3小时,61%的学校领导和62.6%的教师认为目前高中课程教育与学生生活脱节[4]。英国新文凭为避免上述现象,延长了分流年限,保证学习者能在更多时间里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及学习进度做出分流选择,延伸学习广度和深度,着力培养扎实的终身学习能力;硬性规定主要学习中必须有50%的应用学习,强调动手经历,注重学习者在工厂、车间或其他真实工作环境中的经验学习,使学习者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2. 创新:面向多元化需求,开放选择权

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未来生活愿景正逐渐走向多样化,在他们眼中,升学仅仅是为工作和生活打基础、作准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进入大学视作人生唯一出路。面对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学生表现出对学校生活的不满,他们对学校和教师的任劳任怨并不认同,期待感受大学的快乐和自由[5]。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也已多样化,73.7%的家长不认同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的观点,79.4%的家长希望孩子在高中就掌握一些实用技能,76.1%的家长希望孩子在高中多参与社会活动[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众的教育选择权仍不够开放,学历教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职业教育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公众对其认识还不充分,合理的分流教育制度、良好协调机制至今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改观。借鉴英国新文凭,中学阶段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学生与家长的多方面需求,摒弃应试教育,改变唯升学率观,发展学生各项潜能,培训实用技能;另一方面要保证教育选择的开放性,淡化界限,加强沟通与转化,既要锻炼学生基础能力,又要做好分流,尊重个体兴趣及意愿,在广泛发展前提下做出方向选择。

3. 参与:各界支持,出力献策

新文凭的设计与开发离不开教育界、工商界及独立机构团体的参与和支持。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开发新文凭,英国政府成立文凭开发合作伙伴(Diploma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纳入了雇主团体、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证书授予机构、学校和学院代表,其中有超过5 000家商业机构,如丰田汽车公司等。此外,还有众多像沃里克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或继续教育机构参与其中。因此,共同设计的新文凭必然得到同一行业、同一级别团体的高度认可。另外,地方商业人员、学科领域内的雇主、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成员还要在文凭课程中承担教学任务。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也需要相关机构、行业积极献言献策,需要它们承担相应责任,这也正是今后教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14- 19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4:P4.http://www.dfes.gov.uk/publications/14-19educationandskills/.

[2] 14- 19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4:P4.http://www.dfes.gov.uk/publications/14-19educationandskills/.

[3] The Diploma:An Overview of the Qualification. 2006:P2.http://www.qca.org.uk.

[4][5][6] 数据源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霍益萍教授开展的“普通高中的转型与重塑”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注:

① 文凭,Diploma,该证书与学位文凭的区别在于,学位文凭是对大专及以上级别学位证书的统称,而这一文凭是14~19岁年龄段学生教育选择的一部分,是相对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职业教育证书等而言的一种具体的学位证书,并非学位统称。

① 资料来源:A Guide for Parents.The Diploma-Bring Learning to Life. http://www.qca.org.uk/diploma.

① 资料来源:A Guide for FE. The Diploma-Bring Learning to Life. http://www.qca.org.uk/diploma

② 同①

猜你喜欢

文凭年龄段证书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少就是多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法国推出在线文凭证明服务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珍惜现在的年龄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不……不唯……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