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数学文本对语

2009-07-24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4期
关键词:建构文本教材

张 辉

一、现象:小学生喜欢“偷”看教材

数学课前,许多学生会猜测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先看一看教材,特别是上课开始,老师刚揭示新课内容,许多学生根本不愿意听老师的安排去学习,而是迫不及待地去“偷”看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多数老师视而不见,甚至有少数老师还阻止学生提前看书。认为学生知道了学习内容,提前学会了,会不注意听讲,有的还乱插嘴,这样的课就不好上了。还有些老师觉得提前看书会使学生失去思考、创新的机会,违背了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

二、原因:小学生有与数学文本对话的愿望

小学生为什么要提前“偷”看教材?一是,对新知的好奇,有一种急切的求知欲望,而产生阅读期待;二是,小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想通过提前自学,希望自己在课堂上能有超出别人的表现。无论是出于哪种心态,都说明学生有与数学文本直接对话的愿望。而我们预设的教学起点很多是零起点,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更没有考虑学生有阅读基础去安排教学过程。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或者提前看过教材的学生在课堂上当然不配合,不想听从老师的摆布,更不愿意老师把知识嚼碎了一口一口地喂给他们。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阅读自学也并不矛盾,学生在阅读自学的过程中照样可以创新,关键看教师怎样去组织和引导。

三、思考:与数学文本对话是学生成长的需求

改善师生的交往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追求民主、平等的“对话式教学”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数学教学中虽然也重视“以人为本”的“对话式教学”,但更多的是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而学生与数学文本之间的对话却有淡化的趋势。小学数学教学中漠视文本的现象尤为严重,《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甚至已被不少老师理解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绝对方式”。偏面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数学教科书当作习题集,只注重书中的习题,而忽视对具体内容的阅读理解,造成文本资源的浪费。

1与数学文本对话——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但并不是绝对的方式。事物总是辩证的,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不是所有的内容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应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里有些文字、符号、图像需要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知、理解、质疑、创新,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并进一步运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成果。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的前提是个体的阅读和思考,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个体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各不相同,可能产生独特的感受和独创的见解,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又充分地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与文本对话,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独立有效的学习,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2与数学文本对语——知识建构的途径

学习是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新的意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就是主动地获取、选择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信息进行自我识读、自我理解、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让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从而丰富和充实、改造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而汲取文化营养并把文本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和能力。在与数学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与数学文本对语——能力培养的手段

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不是在简单阅读基础上的模仿,它是在阅读理解之后的反思、质疑、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的内化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要形成实质对话,在阅读文本时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即用眼看——阅读和理解,用口说——表达和交流,用手写——演算和推导,用脑想——思考和创新。对话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理解、掌握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能力提高的过程。

4与数学文本对话——终身学习的召唤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知识陈旧的速率急剧加快,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受用一辈子,走上社会后所用的知识和技能很多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学校教育怎样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益。”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具体的知识技能重要的多,因为教师的教是短暂的,自学是长期的,是一个人丰富知识、发展智力、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自学能力是人终身受用的。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是人自学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方式,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因此,要经常让学生走进数学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习数学,培养数学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猜你喜欢

建构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教材精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