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09-07-24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课文内容

王 芳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中的思维活力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就现行高中英语教材而言,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策略,真正活化课堂、提高效率。

一、导入活化,激发兴趣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人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曾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复习单词导人课文;(2)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3)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4)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brainstorm)导入课文,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

以Unit 8,Seniorl为例:课文是大家都熟悉的奥运会“The Olympic Games”,在学课文之前,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When you hear or see the words the Olympic Games,what's the first word or expression appearing in your mind?

问题很简单,主题也熟悉,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并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我把他们的联想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便于总结。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联想是丰富的,几乎人人参与,且无重复。虽然由于时间与黑板大小关系,展示的还只是学生说出的大部分联想,但已能看出它基本上覆盖了课文的内容。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无论是掌握课文的质量还是速度,都是令人鼓舞的。

二、形式活泼,主动学习

说起课堂教学,人们就会想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一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为:(1)听:听老师、听录音、听同学;(2)说:背诵、回答、小品表演;(3)读:读课文;(4)写:作业巩固。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此教学方式。但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学生为学而学,—个字“苦”。

实践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式。我们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的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他们学得最容易、最好。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通过交谈的声音或音乐来学习;有些人则是触觉或动觉学习者:当他们通过触摸或者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更好。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运用不止一个感官进行学习。尽量通过其他感官牢记信息。我尝试在课堂上不让学生做记录,而是跟着我一起画脑图——用树状结构再辅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来把整篇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

(1)在黑板的中央开始文章的主题(通常是课文的标题)。

(2)画出从主题分散出来的分支(各个不同的章节)。

(3)对于每个要点,通常只用一个词、词组或一个符号来记录。

(4)将相关的内容放到同一个分支上。

(5)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6)每完成一个分支,可用框将其框上。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根据脑图理解全篇课文后表示,他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能熟练复述课文。

三、探索鲜活。鼓励创新

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1)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2)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3)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参与的决定因素;(4)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四、结尾灵活,利于探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要想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首先要靠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后的活动内容。且须遵循以下原则:(1)学生在做中学习;(2)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关联;(3)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关联。

在当今信息时代,光靠课堂上学得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靠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

再以Unit 11,Senior BookⅡ(B)为例:课文中谈到“manned space flight”是学生热衷的话题。学生中有不少是太空迷,他们远远不满足有限的课本知识。因此,我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去图书馆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太空飞行”的方方面面,之后每 个学习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份相关的poster。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张张poster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内容丰富。下课后,poster的周围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学生。短短的—个星期教学,学生们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我和学生都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全体学生参与这种课后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在活动和运用中学会外语,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自信心。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课文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