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戈尔诗歌《仿佛》赏读

2009-07-22顾连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合欢花馨香蓝天

顾连梅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

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

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一、母亲守候在岁月的深处

当一个年逾六旬的人思念母亲,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记忆之门陡然开启。他会有涌起怎样的情思?时光的流逝,冲淡了少小时欢乐事。母亲的形象在岁月的打磨中日渐模糊。诗人似乎是“不记得”自己的母亲。母亲离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懵懂少年。在睡梦中与慈母分离。这是诗人终身的疼痛,永远无以释怀。这种夹着遗憾、内疚、哀伤的思念,在时光的流淌中,日益强烈。在诗人步入老年的时候,终于酝酿成一首歌,从深藏的心底喷涌而出。

诗歌三个章节的首句反复地叹道:“我不记得我的母亲”。简单直接的叙述中,隐含了多少遗憾与无奈。诗人多么渴望能清晰地记得慈母的音容笑貌啊。然而,终日操劳的母亲,没有太多的闲暇陪伴她至爱的孩子。加上母亲的过早离开,诗人没能很好地记住她的模样。但是,母亲的爱却须臾未曾离开,母爱的光辉在每个平淡的日子里,围绕在诗人的身旁。

岁月模糊了母亲的容貌,却清晰了母亲的爱。蓝天下的一瓣合欢、一句歌调、一缕馨香。都蕴藏着母亲的爱。

二、母爱充盈着诗人的生命

穿过五十年的时光,诗人回忆母亲时,一切都有些“仿佛”。仿佛间,母亲却未曾离开。哪怕是与母亲做的小游戏,哪怕是母亲晃动摇篮的情形,哪怕是母亲随口哼的歌调,都深深地留在了诗人的心里,越过数十年的时空,诗人依然记得母亲。母爱是一首深远的歌,始终萦绕在诗人心中。

母爱的芬芳在初秋略带寒意的早晨,随“合欢花在空气中浮动”,拥抱着诗人,温馨而恬静。母亲的气息,仿佛是“庙里晨祷的馨香”,向诗人吹来;徐徐升腾,弥漫整个世界。母爱是那样崇高圣洁,犹如神之爱。母爱与神同在,遥远而亲切,时刻守护着诗人,给他最大的庇护与慰藉。在诗人看来,“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是生命本身。母亲的离去。并不意味着爱的消失,而是爱的形式变化。母爱与生命同在,并因此永恒。

母爱无处不在。当诗人“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仿佛觉得/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目光,布满了整个天空。”伟大而深沉的母爱。与世界同在。不论诗人走过怎样的人生之路,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母亲始终守护着他,温柔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他,与他共担命运。悲喜相依。诗人因此幸福,因此坚强。母亲是永恒的动力,永恒的天空。

三、真爱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诗人相信:“世界是从爱中生的,世界是被爱所维系的,世界是向爱而转动的,人是运行于爱之中的。”爱。决定着一个人的世界是否美好。只要心中有真爱,幸福就与你同在。当母亲的生命逝去,她的爱并未消失。而是与日月同辉。神灵般守护着她的孩子,给他以心灵的抚慰。

爱是一种幸福的付出。母亲的生命因爱的奉献而圣洁,母爱的光辉与天地同在。作者能深切地体味母亲的爱,是因为他对母亲怀着深挚的爱。诗人敬爱母亲。认为“她奉上帝的使命来做个人的保护者。”尽管他与母亲只共同度过了十三年的时光。但他对母亲的怀念与眷恋,从未停止过。爱充实了他的精神。“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诗人对母亲的爱,在其童话《七色花》中有充分的表达。那朵盛开在圣树上的七色花,圣洁美好,象征着孩子对母亲最纯真的热爱,传递了诗人对母亲最真挚的歌颂。

《仿佛》倾述着诗人记得与“不记得”的情思,赞颂了“仿佛”与清晰的母爱,让母爱成为一首温馨美好的颂歌,回旋在天下儿女的心里。一次次荡涤着我们日渐困乏的心灵,让我们获得神圣的慰藉与崇高的洗礼。

《仿佛》中,吹来母爱圣洁的馨香。

猜你喜欢

合欢花馨香蓝天
让端午弥满文化馨香
合欢花和彩霞
《甄嬛传》里的合欢花 不只好看还能治病
炫舞蓝天
馨香纪
反光问题 〔外一首〕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淡淡馨香,悠悠母爱
同在一片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