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贷款泡沫发警告

2009-07-21

环球时报 2009-07-21
关键词:经济学家中国政府泡沫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高 斯 本报记者 魏 莱

中国股市20日收于13个月高点,上证综指冲上3200点至3266.92点。面对中国股市、房市的一路飙升,关于中国信贷风险加剧、资产泡沫形成的论调日益增加。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仅有可能缓慢微调,不会出现明显收紧。

资产泡沫正在堆积

据英国BBC 19日报道,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周五发表讲话,对银行贷款规模迅速扩张表示担忧。这不是中国官方第一次表达对银行放贷规模的忧虑,央行调查统计司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近7.4万亿元,占GDP的1/4。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中国政府去年末出台的明显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推动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原因,多数资金来自银行创纪录的放贷。受益于此,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已飙升至7.9%。

尽管政府强调经济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不过增长率的飙升已促使经济学家争论政府是否需要开始采取降温措施了。路透社20日援引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的报告称,上证综指今年已上涨75%,而全国住房平均价格在今年上半年亦攀升了20%。经济学家认为,“股市和楼市上轮泡沫破裂之后不到两年,新一轮价格上涨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此外,中国外汇储备激增至2.13万亿美元是泡沫开始堆积的又一旁证,热钱受形成中的资产泡沫所吸引,设法绕开中国的资本管制进入中国市场。孙明春认为,泡沫将不可避免,只会逐渐增大,甚至会超过2007年时的水平。

短期内不会急剧收紧信贷

但路透社20日评论说,在确信经济全面复苏前,中国政府将保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中国已出现一些“微调”迹象,比如刘明康上周五的讲话要求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尤其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等,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能给潜在的风险“迎头一击”。BBC也援引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尹尊声的话说,尽管银监会特别强调了风险管理,但事实上中国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上还远远没到位。“从银监会的角度来讲,的确存在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希望减小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动作太大影响了经济的增长。”不过在对比中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状况时,尹尊声认为,美国曾有过零首付和5%低首付的住房贷款,而中国的首付一直都比较高,所以不大可能出现美国那样的危机。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最新的研究报告则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加强新增贷款的审批,特别是加强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的审查。不过,当下外需还很薄弱,通胀压力堪忧,中国政府不太可能急剧收紧信贷。预计在9月份以前,中国政府都不会调整基准利率。

“积极”数据是回升期特征

摩根大通的中国经济学家王黔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中国不会出现一些人担心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即所谓的“滞胀”情况。首先,中国的商品价格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其次,不可低估央行应对“通胀”的能力与水平。就房地产价格来看,杭州近日出现收紧二套房贷款的政策动向,市场成交量立即显著下降,这就明显地表明中国政府对房市的调控能力。世界经济现在仍然在缓慢回升中,在大萧条之后的回升期,一些经济数据会显得比正常时候要更“积极”,但那不是过热、过火的迹象,中国现在面临的还是紧缩的风险。最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在回升之中,回升时期的速度不能与正常时期相提并论,但决不会增长停滞。

西班牙对外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则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适度从紧,以应对潜在的资产泡沫。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国的外需还非常薄弱,不能忽视紧缩方面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家中国政府泡沫
废弃的泡沫盒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三个愿望
中美(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问关系发展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全球80名经济学家预测经济走势”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