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骄傲回忆登月往事

2009-07-21

环球时报 2009-07-21
关键词:登月月球火星

●本报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记者 萧达 纪双城 青木 孙秀萍 陶短房 ●本报记者 王跃西 ● 汪析 郑润宇

7月20日是“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40周年,美国各界昨天以空前热情拥抱了这一“过去50年来最伟大的事件”,过去的光荣暂时压住了经济危机的苦涩现实。多数美国人至今深信,抢在苏联之前成功登月表明了“美国的优越”,美联社评论说:“40年后,俄罗斯仍对美国登月感到沮丧”。40年前,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苏联咄咄逼人,成功登月重新树立了美国人对国家的信心;40年后,美国似乎迎来又一个轮回:深陷经济危机,阿富汗战争看不到尽头,美国媒体为此呼吁重建“阿波罗”精神。美国已宣布2020年重返月球,还称将把目标对准火星,“创造下一个奇迹”。侨居东京的华人学者庚欣20日对《环球时报》说:“40年前,登月只是美苏两个国家的跷跷板游戏,现在则变成了更多选手参与的马拉松比赛。对其他赛手的态度将考验美国的胸怀,也将决定未来太空有几分善意几分敌意。”

美国怕失去“阿波罗精神”

“阿波罗号”登月40周年纪念活动,暂时扫去了去年8月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媒体上的压抑和沮丧,各种兴奋的情绪随着40年前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黑白照片大量蔓延,就像白宫和国务院打了招呼一样。《华盛顿时报》20日说,“月球漫步在记忆中回响”。美联社20日写道,“衡量人类成就的标尺是一个9.5英寸的脚印。它属于第一个登陆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它将存在于月球数百万年,没有任何东西将它抹去,它是人类敢为精神的近乎永恒的见证”。“在一个美国资本主义与苏联共产主义对抗的世界上,它向世界证明了哪种制度最好,哪种代表着将来”。

美国《新闻星报》20日的文章题目十分直白:“仍旧好得不得了”。文章说,当时全世界有6亿人观看或者收听了这个消息,“我们的冷战敌手苏联不战而败,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美国的才智和优越。”《广告论坛报》称,“许多经历过美国太空计划早期的人都记得那是一个冒险的时代。人类滑脱地球的束缚,一头冲入太空。我们仿佛要进入新的发现时代,这将使所有以前的重大航行变得无足轻重。一些人甚至觉得,凡是想得到的,我们美国人都能做到”。文章接着写道,“它还向世界其他国家显示,只有美国才能取得这种伟大成就”。

19日,参与“阿波罗号”登月的3名宇航员罕见聚首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其中两人建议美国应把目光转向火星,火星才是美国的未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调查显示,51%的美国人认为即使面临经济危机仍应探索火星。

福克斯新闻网回顾了“阿波罗号”登月前美国的处境,“看看60年代。在全球,美国必须应对太空竞赛、东南亚的冲突、导弹危机、中苏反目、法国退出北约、不结盟运动崛起。在国内,我们面临反战抗议、民权斗争、3个著名人物被谋杀、大学骚动、性革命、福利国家崛起和抗击贫困”。文章认为,“回首这40年,今天可以公正评价登月:它是在整个国家鼓舞下战后一代人的最伟大成就。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复活那种冒险、探索的精神”。

《华尔街日报》20日的报道做了少有的反思。报道说,当前美国的太空计划仍未找到决断的领导、清晰的目标和始终一致的公众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争当领先,文章援引专家的话说,“我们必须习惯于看到太空中的陌生人”。在解释为什么1972年以后没有人类再踏上月球时,美国一家左派博客网站的文章称,美国已经失去了登月的动力。“登月计划的推动力来自冷战。如果让苏联在科技上领先,这可能带来军事上的影响,是不可容忍的。当苏联的军事威胁消失或苏联本身消失,推动力也就消失了”。文章说,老布什关注的是萨达姆的行动,但伊拉克没有太空计划。而美国民众也已厌烦了,航天飞机上天时我们很少知道(除非在太空中爆炸,发生伤亡通常才会成大新闻)。它没有失业、医疗或衰退那么重要。如果伊朗人放弃核电,转而去搞一个月球基地,或许那时我们才有需要争分夺秒。

登月第二梯队更关心本国

美联社19日的一篇报道称,“40年后,

(下转第十六版)

猜你喜欢

登月月球火星
陪我去月球
玩转火星
我有一个“登月梦”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火星!火星!
人类登月50年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心比天高一支笔 登月去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