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石膏像教学分析

2009-07-14王训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形体分段比例

王训涛

作为素描教学的基础训练科目之一,石膏像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其造型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初中、高中阶段,即学生素描基础较薄弱时进行石膏像写生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考大多数学校并不考石膏像,所以很多专业老师在训练时走“捷径”,在简单的几何体画完后,直接进入人物头像,太急功近利。如此,学生的造型能力很难进入高层次,所以必要的石膏像写生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石膏像教学应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开始的时候可以先选择挂像,再到简单的胸像,最后再到大型复杂的石膏像。重点练习像如“战神、阿格里巴、伏尔泰、朱理诺”等结构清晰、相对简单的石膏像。在具体教学中应做到:

一、清醒地概括整体,避免陷入局部,克服孤立的观察问题

在教学中,我采用投影法。首先,在石膏像后放聚光灯,让学生观察黑暗中石膏像的外轮廓,讲解石膏作业的构图和所要表现对象的整体所形成的剪影效果,讲解如何在剪影效果中取一些概括性的点,取它们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简单的概括切线效果。在学生练习时,强调该怎样观察,选择哪个角度,从何入手,怎样表现;如何建立完整的构图结构,均衡饱满地安排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开始阶段应体会头颈、肩胸的扭动组合,观察几大块形体的动态和各自的特点及气势。

二、在找形上总结出“垂直分段”和“水平分段”的方法

“垂直分段”是先确立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由大到小进行测量分段。比如“朱理诺像”,首先测头部占总体高度的比例,是长于1/2还是短于1/2,或者具体长多少,从而找到下巴线的位置。然后向下继续分段,在下巴与底座点之间找到颈部与胸的结构点,找出垂直段上的比例,再向上找头部,几个明显的比例点,近1/2处的眉的连线,把头部一分为二,再找下面的1/2处,如鼻底线等等。在这样一条假想的垂直线上,依据结构点、比例、测量、分成若干段,用淡淡的细线在画纸上标示。同理,水平分段是依据构图找出头宽、肩宽,然后找一些比较重要的点,如内眼角、耳朵、鼻根部等进行宽度比较,进行“水平分段”。通过“垂直”和“水平”分段,使石膏像的比例确定在一个范围内,提高准确性,为后面的深入刻画提供保障。

三、统一以头像为标尺进行测量

如胸像的肩宽可与头像的长度进行比较,底座的宽度也可以与头长进行比较。测量时以下巴线向上为标准,如以到眉弓处或是到某一头发处为一单位,这样找出比例并整体协调,不易出错。为便于检测,还多找一些辅助线进行水平和垂直测量。淡淡地画几个重要节点的辅助线,如居中垂直线等,也可用铅笔直接水平地或垂直地对照石膏像,找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在尊重水平、垂直关系的事实上调整形体。

四、造型要确定形体结构

首先要在立体框架中找出对象大的形体榫接和转折关系,从分析大的造型入手,逐个分析小的造型。如脸部的体面关系中,鼻子可分为正面、侧面、底面。额头也同样理解,不同的是额头的底面正好是眼窝。理性地分析体面关系,有助于认识物体的立体造型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塑造形体。同时,尽全力把握好明暗交界线的刻画,以其丰富连贯的具体变化,把对象各个细节连接起来。通过方与圆、松与紧、虚与实的变化,暗示出结实的体块与空间。要认识到所有的细节都应从属于整体造型,把握形体与明暗的关系、形体与空间的关系,处理好主与次、前与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暗部应讲究统一,与亮部形成一种分量上的对比。如果过早减弱明暗,画面就显得似是而非。关键是抓住造型在空间深度中的转折,抓住形体轮廓与空间的穿插关系,以及形体与背景的明暗节奏,使石膏像在现实中的空间感与画面虚拟表现出来的空间感有机地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在中学石膏像写生训练中,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学生除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外,还认识了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从而全面地把握了整体与细节、比例与结构、形体与空间的关系,对学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造型能力很有帮助。

(责编 谭有进)

猜你喜欢

形体分段比例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人体比例知多少
分段计算时间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鸡霉形体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