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意境于中职政治课教学之中

2009-07-14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图式政治课意境

张 杨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中职政治课教学的特色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首先,导入妙趣横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思维方式,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心裁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哲学部分,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即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总之,通过精彩有趣的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景”的诱入,达到主客观体的碰撞和统一。

其次,讲授生动形象。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的境界,即情景交融,主体和客体的沟通?对主体来讲,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在讲授阶段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而这其中又涉及教师设计的提问、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景的统一。

重难点的讲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难点,注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开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最佳途径。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这对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渲染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的统一的境界。

再次,结尾引人深思。“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经过前两次的交融,最后达到高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到达“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可以采用号召式,诗词抒情式、含蓄式、引经据典式、谈话式结束。如哲学部分用图式说明法结束比较好,这主要是针对单元复习时使用,唯物论可以以“物质”和“意识”四个字为中心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辩证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中心,实践论以实践—认识为中心。这样以图式中心来结束,可以使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思想教育来说,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用树立实践的第一观点。从其方法论意义看,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用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结束,既可以使主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又可以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总之,以上三方面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果能较好地融入意境,达到意境完美、情景交融、心与物的交汇,那不仅能扣人心弦,深化教育内容,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图式政治课意境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