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2009-07-14武志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武志海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力求实现课堂提问的科学安排和艺术组织。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跃气氛、明确教学目标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为,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所以教师的提问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提问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帮助学生克服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师的提问要策略与艺术相结合

(一)提问应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异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尤其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学生、不爱思考的学生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的学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角度和难度”

1.角度:问题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需有启发性;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2.难度: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的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跳一跳,摘桃子”。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所具有的水平相适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

课堂提问的激励原则告诉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亲切、和悦、有耐心,要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爱学、会学、乐学,并有助于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其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异常高涨,学习自信心十足。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让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因此,评价要以表扬为主,以鼓励为主,要客观公正,鼓励学生参与。

(四)积极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力

第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情境,培养学生的感受性。这类问题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展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要帮助学生发掘教材中某些动作技术、技能的知识点,必须重视开拓学生思路,诱发学生思维。第二,要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灵魂,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使其产生多向联想,多方面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通过对发散出来的想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又可实现思维的优化,求得思维的共鸣。因此,编排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风生水起!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