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微格教学

2009-07-14王久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微格教案学习动机

王久平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根据微格教学的系统模式,在教师的实践应用中,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组织理论学习。

对被确定的受训教师开设有关微格教学理论的课程,指导教师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观察课堂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

第二步,确定培训技能。

在训练之前让受训教师明确训练何种教学技能。每次训练只能集中培训一两个技能,以便掌握。

1.语言技能。良好的语言技能能够准确、清晰地传递知识信息,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且具有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感和表达能力的功能。

2.板书板画技能。板书和板画都属于直观教具的形式。它要求讲究艺术性,还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简洁性。它可以调节教学进程,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性,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3.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技能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4.强化技能。强化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使学生将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固下来,使学生的努力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5.导入技能。要求运用建立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

6.讲解技能。要求利用生动有效的讲解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永久的学习动机。正确恰当的讲解,可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7.提问技能。通过提问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殊的专题或概念上,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意向,为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发展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清楚表达能力。

8.演示技能。教师要指导观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

9.结束技能。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第三步,组织微格实践。

确定培训何种教学技能后,受训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写出详细的微格教案。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然后,向微型班级(3—10人,可以由参加培训的教师扮演“学生”这一角色)进行教学。其他受训教师和指导教师随堂听课,进行录音或录像。

第四步,进行反馈评价。

1.重放录像。

2.自我分析。

3.讨论评价。

第五步,修改微格教案。

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建议,加上自己的体会,修改教案,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实践,训练同一教学技能,但要更换另一批学生,课后再进行分析评价,直至掌握这一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比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培训中教学能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难,使受训教师可以从反馈系统中像一位观众那样来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反复训练、纠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熟练地掌握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技能。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微格教案学习动机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立定跳远》教案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半张纸》教案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