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如何看待双基

2009-07-14王红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程

王红明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教学更加科学化,也更加规范。那么作为我国国粹的“双基”数学教学怎么样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呢?这一问题是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双基”的处理有了明确的要求,并有了专门的说明,是这样规定的:(1)“与时俱进”地看基础。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不断变化着的,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使用,对心算、笔算的计算能力可以降低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一些过于困难的课题(如平面几何的公理化体系和证题术)将退出课程的内容。与此同时,概率统计、算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内容,则将成为数学课程的“基础”。运用现代技术学习数学,也将成为数学“双基”的一部分。(2)过去的“双基”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演绎”的能力,这是不完整的。事实上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样是“双基”组成的部分。(3)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和德育功能。(4)继承传统数学“双基”的合理成分,严格的数字计算仍作为基本要求,数学证明仍然有很高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双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育人目标不明确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双基教学限于让学生被动接受、强行记忆、模仿和练习,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缺乏自身的感悟与思考。

2.过分强调教学技术,忽视内在联系

新课标强调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必须重视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仅仅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的课程应倡导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巧妙联系与有机整合,比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3.重结果,轻过程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本来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过程,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练习,牢牢记住,美其名曰“目标教学”,结果是被异化成死记硬背的过程。像这样教法只重视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却没有关注数学的人文性,忽视了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而影响了高中学生成长的道路,也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4.过分强调题海训练

著名数学教育家柯朗指出:“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忽视了应用,也忽视了数学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过分强调做题让数学思想方法淹没在题海之中,只注重数学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的本质。

二、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双基教学提倡的原则

1.质化性原则

透过数学知识的表象发现其本质,是学好新课程的关键。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它肯定是有规律可参照的。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分析的过程中,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变化的情境之中能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让他们的解题思维在无意间做到无招胜有招,从无序过渡到有序,从而使学生思维敏锐,表述清楚。

2.关注性原则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还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方式,还有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愿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3.公平性原则

新课标要求,通过“双基”的学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双基”教学的公平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因材施教,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不同层面的理解;二是教师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接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思考过程,克服“从天而降”的感觉。

三、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下实现“双基”教学的途径

1.“双基”教学应在联系、变化、追求本质中得到提升

在例题教学中,要教规律、教方法,在讲解例、习题时,应避免老师在上面做、学生在下面看的现象,要把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给学生,要通过典型问题的总结归纳揭示解题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双基”解题的目标意识与思维监控

新课标强调数学的理性作用,它集中表现在数学思考过程中的目标性和条理性上。在解题教学中笔者根据波利亚的解题计划采用定点(先确定题目所考的知识点)—定法(这个知识点有哪些解题方法,具体到本题用什么方法)—定序(按条理书写)—反思(变式训练,自发领悟,自觉分析)四个步骤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品质,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总之,新课标下的数学“双基”教学,应尽可能把学生从对数学智力活动的惰性中挽救出来,使他们真实地感到数学学习的需要,感受到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人文的关怀,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为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