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复习效率

2009-07-14郭春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答题思想品德中考

郭春花

近年来中考的思想品德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在继续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等目标的基础上,开卷考试的命题内容显示出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众多特点;评分标准趋向多元化、多层次,并鼓励学生创新。这样对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获取和处理信息、综合归纳、社会参与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对毕业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挑战,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中考的复习效率呢?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制订复习计划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复习时要认真研究课标和当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并依据课标和中考说明制订详细的备考复习计划,计划要具体到每周的复习内容、作业内容、检测安排、复习效果、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等,并将备考复习计划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每周将“复习效果”、“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等栏目填写好后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综合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通过全班辅导、课后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查漏补缺,最大程度提高复习效率。

二、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的整合、概括、归纳及综合运用的考查。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复习。首先,以课本为中心,为根本,让学生从头到尾认真阅读教材,记住每课每框的重要内容和所有的知识点。由于思想品德是开卷考试,学生们普遍认为仔细认真阅读教材没有用,考试时遇到问题再翻书也不迟。因此为了让学生能认真地阅读教材,教师可以以填空等其他的形式将每课每框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编成练习,越细越好,让学生阅读完一课或一框就独立做练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每课每框的内容自编题目,自己组织答案,(题目形式可以是填空、选择、简答等,具体每框至少要编几道题由老师定,多编不限),把它作为作业或测试卷交上来给老师批改、点评或评比。通过这些做法,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其次,教师一边复习,一边与学生一起列出各课各框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将各板块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主干知识胸有成竹,熟记于心,做到“心中有书”,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奠定牢固的基础,这样学生在考场上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夯实基础的复习是中考成败的关键,所以这一步进度慢,耗时多,大约占全部复习时间的二分之一。对比一定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万不可为了赶进度,忽略此步骤,使学生处于空中楼阁,在后续阶段复习时底气不足。

三、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

讲练是中考备考的一种教学方式。复习课不是讲新课,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重复练习,应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和升华,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产生一个飞跃。也就是说,要“精讲善练,讲练结合”。精讲,即讲重点、热点、疑点、混淆点,要让学生真正弄懂弄通。对学生练习、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解题思路的点拨,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进行答题方法和技巧上的讲解,使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不同类型的试题。练要善练,练包括作业、各种检测、模拟测试等。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在练中巩固理解知识,掌握答题方法;在练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补缺。所以练要有针对性,要“善”练。如果把“多练”理解为“练越多越好”,无限地加码;把“精练”理解为“练得少一点”,于是对习题不加挑战,使学生无法理解掌握知识、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能力,这样就达不到练的目的。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常常是一方面时间短、任务重,另一方面来自各地的练习题、模拟题、热点专题等复习资料却很多,使学生手忙脚乱,许多学生都有“宁可累死,也不放过一个”的心理。这些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命题不科学,甚至一些题目还存在严重的错误,误导学生,如果不适当地进行选择,不仅使学生疲惫不堪,效果也不会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筛选取舍能力,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资料,有助于知识上的查缺补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解答能力的题目,做到每做一题都能对自己有启发、有收获。

四、多方收集信息,把握中考导向

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中考试题中的各题都以事实材料为背景,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在备考中必须关注当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物权法、改革开放三十年,2009年的金融风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法等),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关注本地实际(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整治低俗网络、南宁市的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教师要时时留心近期的新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历届各地中考题、专题资料等多方面传递的信息,通过参加市、城区的中考研讨会,分析模拟试题,听课,集体备课等途径,随时收集有效信息,增强对时事的敏感度。在不断学习反思中,使教师把握教材、驾驭复习的能力不断提高,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备考。

总之,在中考备考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优化复习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答题思想品德中考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邀你来答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