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07-09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思想道德领导者

杨 诚

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领导干部是代表党和国家履行一定的职责,拥有相当的权利。以职、以权既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也可以为个人家庭谋私利。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是孔繁森还是王宝森,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性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关系到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成败。分析近几年各大媒体所披露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几乎全部是由于领导者个人思想道德防线坍塌所致。因此,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新世纪伊始的一项紧迫而又意义深远的任务,是从严治党、搞好党风、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项治本之策。对领导干部为政清廉、社会风气的好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扭亏脱困也正处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取向。在当前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受社会经济生活方式调整直接影响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也处于一种重新调整和定位的过程中。普通群众在判断社会思想道德导向并决定个人取向时,既不可能完全照搬旧体制下的思想道德风范,也没有与新体制相吻合的规范可循。这就使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其特殊的地位突出表现出来,人们可能会从领导者的道德言行中判断现实社会中所遵循、推崇和可行的道德规范,感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准则与要求。虽然不可能简单地把某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言行等同于社会的道德导向,但作为整体意义出现的领导干部的道德,无疑表明了社会所推崇、弘扬的一种道德准则。因此,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2.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一些领导者本身不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改造,直接诱发了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另一方面,少数领导者自身思想素质差,对周围及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放任自流,视而不见,助长了一些不良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解决领导者自身思想道德问题;二是要解决干部道德问题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有这两方面问题解决好了,领导者就能在实现“自律”的前提下,对违反思想准则的言行实行“他律”,并消除在人民群众中的消极思想道德影响。

3.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执政党的党风正否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风正,就会带动行风正、民风淳,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党风不正,社会上不正之风就难以纠正。而党风建设客观上通过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作风来体现。只有全体领导者确立了高尚的思想境界,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规范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才能抵制来自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纯正党风;如果领导者思想道德素质差,讲一套做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失去领导者的尊严,势必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4.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是密切干群关系、优化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密切干群关系,必须提高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人民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其中的干群关系就会进一步密切,从而也就可以达到感化群众、教育群众、调动群众投身于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要牢固树立“四种观念”

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牢固树立“四种观念”:

1.树立“位为民正”的观念。就是要努力做到淡泊名位,端正“官”念。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一个人如果把当干部看作是个人扬名、光宗耀祖的一种手段,那么他就会把自己的名位看得过重,就可能会为了追逐个人虚名、保住头上乌纱,不惜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领导的权威,不仅来自权力的强制性,更来自非权力的影响力,也就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它能使人产生敬佩、依赖和亲切感,从而决定着人们对一个领导干部的信任程度;也可以使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力发挥到最大限度,甚至达到“不令而行”,实现最佳领导效果。焦裕禄、孔繁森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被人们称颂,首先在于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献身事业,不为名利,甘为人民公仆的高尚道德风范。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不为灯红酒绿所感,不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都能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事业干好。

2.树立“权为民用”的观念。就是要努力做到恪尽职守,清正廉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的,这种权力的大小应该是与社会责任成正比的。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掌握的权力越大,意味着他应更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好处,尤其是在当前不少职工面临再就业及家庭生活困难等情况下,更应该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对消极、腐朽的东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具体说来,要努力做到“四自”、“三慎”,过好“五关”。“四自”就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慎”就是:慎权、慎欲、慎独。过好“五关”就是: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3.树立“欲为民节”的观念。就是要努力做到艰苦奋斗,洁身自重。政治上的腐败往往来源于生活上的堕落。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逐渐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目标,把攀富比阔当作荣耀,把挥霍铺张当作潇洒。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挥霍公款,收受贿赂,贪污腐化,走上犯罪道路,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抗腐蚀的免疫能力,在思想上筑起坚固的长城,使自己在形形色色的物欲面前保持本色,经受住考验,击退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要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先人后已,大公无私。尤其要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物欲所惑,不搞特殊化,拒腐蚀,永不沾,为人民利益洁身自好;要在艰苦的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过紧日子,自觉深入基层,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共度难关,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

4.树立“情为民系”的观念。就是要努力做到勤政为民,甘于奉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之所以面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较多数不是不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缺乏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感。一个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的干部,一个真正能对人民奉献出爱心的干部,才算得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合格干部。作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爱民为民意识,当好人民公仆,“俯首甘为儒子牛”。要摆正位置,牢固树立以权为公、用权为民的观念,明确“官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脚踏实地投入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切实解决群众中尤其是灾区、贫困地区和亏损企业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真正用热心对待人民,把爱心献给人民。

三、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工程。建设好这项重点工程,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

1.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怎样做人,为谁当官,是领导干部提高道德素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做好人是做好官的基本前提。好人不一定是好官,而好官一定是好人。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堂堂正正做人。领导干部只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钦佩和信赖,也才能对他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人品修养集中体现在:政治坚定,爱憎分明;勇于改革,开拓创新;道德高尚,作风正派;胸襟开阔,宽容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一身正气。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必须要具备这些人格品行。

2.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是责任和义务的结合体。领导干部的权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尽职尽责,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是一个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领导者不光有权力,更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有多大的权力就要尽多大的义务。权力本身又具有两重性,用好了会造福人民,用的不好,就可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危害。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权力和责任相脱节,权力就会变质。就会成为个别人谋私利蜕化腐败的工具。那种只要权力不负责任,只想当官不干实事,只知行使权力不愿接受监督的人,迟早是要栽跟头的。处理好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关键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处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重点要增强责任感、事业心。一个责任感、事业心很强的人,就能自觉遵纪守法,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事业上。

3.“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所谓“他律”,是指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和规范;所谓“自律”,是指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需要有“他律”约束,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但“他律”是外因,“自律”是内因。关键是内因要起作用,要严格“自律”,严于自我解剖。“党员干部是杆旗,身正自有号召力”。因此,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时刻把握住自己,按照《党章》、《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四自”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自我驾驭的能力,真正做到廉政为民、勤政为民,承担起时代赋予领导干部的历史重任。

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活国有企业的客观要求。对领导干部个人而言,则是伴随终生的长期任务,永远没有止境。要重在自觉,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永葆领导干部的光荣本色,无愧于党的光辉形象;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房地产管理处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思想道德领导者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微软CEO纳德拉MWC演讲:伟大领导者的三大特质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