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

2009-07-09淳,游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党员高校

贝 淳,游 江

摘要:尊重和提高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知识分子集聚地,确立和提高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对于新时期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和有效推进高校科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确立主体地位的现状,同时也对提高和巩固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作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227—02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高校教师党员又是这一优秀群体之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民主意识、党性原则和参与意识均较强,做好高校教师党员作为高校两大党员队伍(教师党员队伍和学生党员队伍)之一,对广大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其形象和素质,对广大大学生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坚持和确立高校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调动高校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内的主体作用,对于新时期探索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和推进高校科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党员主体地位,主要是指广大党员通过行使党章规定的民主权利,履行党员应尽的义务,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最终的决定地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使党内事务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从而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

1.坚持高校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在高校,广大教师党员分布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他们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效。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党员及时反馈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心声,自觉主动宣传党的政策,才能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了广大教师党员的聪明才智,形成智慧和力量,在民主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集中,学校的决策才能代表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因此,广大教师党员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担负起时代和党赋予的重任,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就有了强大的组织支撑。

2.坚持高校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强高校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员个体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因素。只有每个教师党员主体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才能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先进性才有牢固的基础;只有每个教师党员都自觉主动提高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委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党员充分迸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投身到学校的各项事业中去,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才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坚持高校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党内民主健康发展,保持高校党委的生机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高校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应有的知情权、表决权、监督权、选举权等民主权利,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再由他们去带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尊重和坚持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党内民主制度的过程,随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的深入,教师党员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制度意识和程序意识必然也逐步增强,从而推动高校党内民主健康发展,高校党委的生机和活力也得以持续增强。

二、当前确立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现状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党组织,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实践还是取得较明显成效,党员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日渐提高,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也在逐步形成。高校党委也比较重视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保障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运行机制趋于健全;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党内主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尊重,教师党员行使党员民主权利和民主治校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强调服从较多,党员主体意识薄弱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有时较多的强调交教师党员个人要“服从”于党组织,在制定一些制度、决策或出台一些举措时,往往并不十分注重教师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有一定的“组织本位”思想。长此以往,很多教师党员习惯于服从上级的安排和命令,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清醒的认识,在重要制度的制定期、政策的形成期等本应属于党员主体参与的时刻,教师党员们却认为那是领导和组织的事情,难以确立鲜明的主体意识,难于产生自觉的主体行为,参与热情不高。

(二)强调义务较多,党员主体权益弱化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八项权利,也必须履行八项义务。按理说义务和权利应该是没有轻重之分的,但是在党内现实情况中,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过多的强调教师党员的义务,较多地强调党员教师要带头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无私奉献。如繁重难教的课程,没有人愿意上,党员教师上;学校的评建、日常教务等繁重琐碎的事务,一般老师不愿参加的,党员教师要求必须参加。但是,对于党员教师权利的落实、有些高校党组织却有意无意的淡化了。如对一些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不重视、处理不及时,有时对维护党员教师的主体权益不够积极。

(三)强调活动较多,党员主体实效不长

近年来,高校党组织结合“固本强基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开创了党内活动的新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时轰轰烈烈,可活动过后刚创建起来新气象则慢慢消失;有些高校党组织比较重视检查评比和达标验收,但对实际效用和群众实惠做得还不够;有些高校党组织重视活动形式的创新和开展,具体的制度建设或制度健全却实施不够等等,给党员教师和群众“活动来时轰轰烈烈,活动结束无人过问”的感觉,时冷时热的活动效果,使得党员教师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缺乏持续性。

三、提高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和探索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点滴做起,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党员干部良好的党性修养为基础,从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党员入手,从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开始,让党员主体地位实实在在地得到体现。

(一)切实增强高校党员教师的主体意识,确立尊重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

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党员基于党组织一员的理性思考、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自觉意识,是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只有切实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教师党员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才能确立和尊重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教师党员权益保障制度,对教师党员提出的有关请求、申诉和控告,高校党组织要尽快调查核实,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本人反馈;教师党员对党组织工作提出疑问时,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作出解答。如广东工业大学,近年来在相关制度制定初期和干部推荐考察过程中,积极主动征求党员教师和党代表的意见,切实做到尊重党员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广大教师党员的赞可。

(二)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保证教师党员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荐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调动教师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高校党内重大事项通报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每年要至少向教师党员通报一次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情况,重大情况更要及时通报。特别是政策形成时和制度的制定期,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广大教师党员了解政策或制度的成因、制定的原则和具体实施步骤等等,请广大党员教师提意见,避免闭门造车。如广东工业大学近年来大力试行党务公开制度,除日常党务公开外,每年度定期召开党情通报会,由组织部和各学院党组织分别作学校和学院党组织的工作情况汇报,使广大党员教师知悉每年度党内工作情况和基本数据,同时也还有党员教师提问解答的环节,更是把党员教师参与与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扩大和激发教师党员的发展空间和主体动力

积极建立党内成长关怀机制,注重党内激励引导,不断增强教师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狠抓党员素质教育,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电化教育和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手段和媒介,拓展教师党员培训教育和自主学习的途径;优先推荐优秀教师党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考察,为广大教师党员拓宽发展进步的空间。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帮扶和人文关怀机制,坚持定期走访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相结合,积极帮助教师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在每个党员生日或入党纪念日及时送上党组织的祝福和慰问,建立困难党员救助制度,加强对教师党员的人文关怀,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发党员教师的主体动力。

(四)激发高校党组织的活力,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创造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环境,倡导教师党员真实反映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在坚持重大政治原则不容违反、党的组织统一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党员在党内“敢于说真话,能够说新话,允许说错话”。尊重和支持教师党员在遵守党章的前提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权利。调动党员的智慧和积极性,让党员教师主动参与设计、策划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组织生活。鼓励教师党员突破单位的界限,开展党的社会、社区的联系和共建活动。

参考文献:

[1]郑权.党员主体意识与党的建设基点[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

[2]卢志勇.高校坚持党员主题地位问题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

[3]金瑾如,施鹏.试论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党员高校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党员标准是什么?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