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情感互动”模式的构建

2009-07-09袁建华,雷新花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

袁建华,雷新花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究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是以情感教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包括认知冲突模式、情感体验内化模式、知识自我建构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情感互动教育模式;教学变量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65—02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认知活动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忽视、压抑甚至抹杀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不到发展和实现[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究情感互动教育模式。

情感互动教育模式是基于对教与学关系的审视和思考,以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与学关系的新体系,将交往互动视为教与学关系的基本方式,主张以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与灵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感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与不同的学科理论联系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分类,其中心理学模式类占了较大比重。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教学为目标的,根据教学中情感本身的活动规律,以情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参与,师生间实现积极的内心情感交流[2]。这种内心的情感交流集中体现为师生间的思想政治道德感、理智感、教学美感等方面的内容而产生的各种双向互动式情感体验。当前,情感互动教育模式主要有认知冲突模式、情感体验内化模式和知识自我建构三类。

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过程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创设认知冲突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维持他们在活动中的动力,以实现认知的发展。认知冲突模式主要是解决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问题,是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树立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教师通过价值澄清,帮助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体验正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需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情感体验内化模式正是通过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情感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认同教材中的思想观点,同时通过情绪感染,利用情绪的调节作用,使学生产生思想政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纠正不良行为,促进高尚行为的形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知识自我建构模式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情感互动教学模式的变量

情感互动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变量: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4]。他们之间形成了立体的信息交互传递和交流的网络图式,在此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友好合作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以情感互动为前提,具有情绪、情境与情感上的调控特征。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一个变量,对于大学思想教育理论课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把学生的爱好、性格、家庭的文化背景、智力差异等因素考虑在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必须要符合社会的要求,教师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学生对于课堂的喜好程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时就必须不断的加强个人的素质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它是由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信息发展迅速,信息量与日俱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理论结构,帮助学生获得、检索和提取最新的信息。教学环境是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教学环境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有班风、校风、合作与竞争、媒体、家庭环境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既受政治教学影响,也受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

三、情感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1.创设情境,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互动舞台。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一定场合下产生的,情境的各种因素对于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其相应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直觉情绪体验。同时,教师要借助言语、肢体、表情和各种媒体资源等载体,进行师生间各种情感的互动。

2.探究互动,以课外活动为互动舞台。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要借助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志愿者行动、校社团活动等方式积极进行师生间各种情感互动。

3.利用多媒体,以网络交流为互动舞台。信息社会,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良好的网络教学的环境,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进行主动地对话和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帮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解决问题,以知识迁移发展为互动舞台。现实的课堂,很多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性,照本宣科,使得政治理论课堂上出现了“教师讲课无精打采,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迁移学习理论认为: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5]。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只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迁移知识,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0.

[2]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
以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为载体,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以思想政治工作“四个贴入”打造过硬的企专消防队伍
新媒体视域下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