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09-07-09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服务

周 涛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它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是图书馆树立“读者第一”这一服务理念的思想基础。同样,人文精神对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的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服务;工作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93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39—0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正经历着一场从存在形式到服务内容的革命,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质也发生了本质变化,树立了“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一种以开放馆藏资源,优化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一切以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理念逐渐在图书馆工作中得以体现。

一、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基础

在当代社会进程中,图书馆的影响无所不在。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倾向已成为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文精神能更好地指导图书馆的工作,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的目的。

那什么是人文精神?肖希明先生认为:“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体现则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1]。可见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点是人文关怀,对象主要是读者。图书馆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为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保障并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学习环境。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智力资源的宝库,是人们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生存质量的课堂,也应是人文精神表现最集中的地方。走进图书馆的读者,有的是来寻求知识的帮助,有的是寻求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有的是寻求心灵上的寄托。不论是哪一种,均是人世间崇高的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为求知者热情地投入一份深刻的感情和关怀,使他们处在宽松、优雅的人文环境中,保持学习和研究的最佳状态,愉悦而来,满载而归。这样才可使人文精神的巨大作用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发展。

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灵魂。“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体现出突出的人文精神,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在当今社会中,注重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图书馆界在使用,而且各行各业都在使用。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2]。总之,人文精神就是指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有利于人的利益、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发展。

二、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功能是图书馆最本质的功能,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服务要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保障读者权益的实现;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就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图书馆服务要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以到馆的所有读者为根本,尊重读者的地位,维护读者的权益,以充分、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让图书馆资源通过读者为社会做贡献。这种以读者为对象,通过对读者的人性关怀、实现对人的生存、价值、意义的关注,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实就是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而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人文行为。图书馆服务要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在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就是要以读者至上,以满足人的要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服务只有植根于人文精神沃土之上,才是图书馆之所以在社会上存在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坐标。弘扬人文精神并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飞速发展的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图书馆解决的只是存贮、整序、检索、传递等问题,而没有解决服务与人文关系的问题。为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服务应关注人文精神回归,这是关系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紧紧围绕“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首先,从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上,不断完善传统的借阅服务入手,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资料,将特藏书库和样本书库向所有读者开放,实行全开架阅览,实现了“藏阅一体化”,使这些图书的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发挥人文精神在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使读者的需求信息,服务反馈信息能够及时的投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来,更好的服务读者。

其次,根据读者的各种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如根据一些特殊群体的需要而设置的特殊服务,设立专门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少儿图书馆,建立汽车图书馆,为城市偏远地区驻军和监狱中的服刑人员定期提供服务。对残疾人、住院病人必须提供特殊的服务与资料,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对某些慢性病患者进行专题讲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馆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使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全馆提倡“微笑服务”和“文明用语”,真诚服务,让温馨服务蔚然成风;创造和谐优美的环境,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摆放花卉盆景,制作清晰美观的室内外告示、标牌,使架位标识整齐划一,工作场所窗明几净。井然的秩序和优美的环境,不仅为图书馆营造了庄重宁静、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也成为了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3]。因此,想要做到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人文精神思想在图书馆工作中必须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

三、人文精神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

图书馆工作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对读者进行人文关怀,就必须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充分的信息观念,激烈的竞争意识,还要有很高的自我修养。要如何才能让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素质呢?

1.要做到爱岗敬业和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恪尽职守是关键,图书馆有自己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这一管理体系又是由各种管理部门构成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按照岗位责任制工作。岗位责任制不仅是每个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依据,而且岗位责任制的实行能够保证各种管理岗位工作的正常运转,进而保证整个图书馆管理体系的良性循环。其次,要有一颗真诚的为读者服务的心,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服务的技能,更要有一种服务的意识,而且是真诚服务的意识。因为想法决定做法,有了服务意识就会有服务的行为,有了真诚服务的意识就会真心诚意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也只有当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了真诚服务的意识,才会对读者笑脸相迎,也才能在服务过程中不厌其烦、任劳任怨,以读者的满意为己任[4]。这样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读者做出贡献。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才会真正献身于图书馆事业,才会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知难而进,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才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工作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看待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改进和完善图书馆各项工作。再次,紧抓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某种职业的思想与行为规范,既是对某种职业从业人员思想与行为的约束,也寄托着社会对某种职业从业人员的期待。图书馆主要是为读者服务的,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就满足不了服务对象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2.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首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应该与图书馆的管理业务相联系,包括管理学、知识传播学、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这里的专业知识指的是图书馆管理的业务知识,包括图书馆管理学、目录学、编辑学等。总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建立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知识结构比较完备才能更好地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其次,良好的工作能力是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必需能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己比较完备的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善于向读者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懂得操作现代化检索工具的能力。

3.要具备充分的信息观念,激烈的竞争意识。首先,要开展相应的学术研讨,以此在同事之间交流思想与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员工彼此的工作信息。还可以将优秀工作人员选送到相关单位去进修,及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建立健全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制度。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要具备较高的身心修养。首先,形象着装要得体,像穿衣打扮要符合身份,对待读者要面带微笑等。其次,谈吐举止要文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礼貌语言嘴边挂,常对读者说“您好”、“请”、“谢谢”、“很抱歉”等礼貌语言,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待人接物也要彬彬有礼。让每位进出图书馆的读者都感到亲切和温馨。

四、结语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发扬人文精神,在心底里、行动中秉持“读者第一”的理念,才能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利用外在的技术条件,积极开拓图书馆事业的各个层面,使人文精神的巨大作用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图书馆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 2000,(1):10-11.

[2]顾红缕.图书馆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科技信息,2006, (1):26-27.

[3]杜康华.以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0):7-8.

[4]程德林.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J].科技信息,2007,(32):283.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服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