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反映

2009-07-01刘喜芳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刘喜芳

摘要: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也不同。时间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和障碍。本文将对中西方交际中时间观差异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对时间观差异的相互理解,避免交际失误。

关键词:文化背景 时间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际间、群体间、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和往来日益增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理解西方时间观,尊重西方文化观念,增强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西时间观差异分析

不同的时间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时间意识。所有人都一起共享着时间,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通常可区分为线形与环形两种。

美国的线形时间意识把时间看作一条线,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直线性的单向运动。时间像一条直线在延伸、在行进、在流逝,一旦逝去便无法挽回。人们认为时间有始有终,是一种宝贵的物品。此类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关注未来,使用时间精确度极高,甚至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因迟到会打破计划并影响后面的安排。人们不喜欢被打扰,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美国人对时间通常采取的正是这种直线式时间意识,他们通常是“计划驱动”型的,他们不太习惯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

我国是属于环形时间意识。在这种文化中,时间通常被看作是循环的和可重复的,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正像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年龄的更迭,农时农作的交替,都是圆周式循环往复的。时间掌管着生命,人类无法控制时间,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们特别敬重过去,敬重先辈,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

不同的时间习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一书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单向时间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多采用单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就像一条道路向前伸展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持有这种时间取向的人通常把时间看成具体实在的东西,可以节省、花费、赚得、浪费、失去、弥补、计量,甚至当成商品一样买卖和拥有。他们特别强调把时间分割成不同的时段来安排活动,强调守时,严格按照日程一次做一件事情。他们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人们精心地安排工作日程,制定精确的时间表,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是对事情不重视,对对方不尊重。

多向时间制。中国多采用多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的特征是人们同时可以进行好几件事情,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时间制往往把时间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道路。在这种多向时间制下,人们做事比较灵活,而且不把时间看得那么具体、实在,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制不特别强调守时,不允许因为时间的限制而妨碍事情的完成,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特别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进行。

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观念的不同、程序之异、轻重之别,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优劣。

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过去时间取向”。一方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璀璨,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和传统。尽管当代中国人民也注重“一切向前看”,然而过去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人们把上古“黄金时代”作为价值取向,拿先王之道、圣人之训作为价值评价的准则,尧舜禹汤至今为历代帝王所敬崇。这种厚古薄今、信古疑今的心理导致了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首先,二者都主张重视历史,回归过去。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其次,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因为向后看就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我国古代“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因此,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做事喜欢引经据典,追本溯源,循规蹈矩。

美英国家的“将来时间取向”。一方面美国的历史不过200多年。在这短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在开拓新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文化——即个人奋斗、追求现实和物质享受等价值观,这使他们不太留恋过去,不安于现状。萨姆瓦(Samovar)和波特(Porter)指出,“美国人较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更为注重未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过去,不考虑现在。但无疑,当代美国人是决不希望被称作老派或旧式的。过去的方式不认为是美好的,唯其已成为过去;而美国中产阶级又是很少满足于现状的。”凡此种种,形成了他们的“将来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是因为深深扎根于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梦想”。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汇集了世界上各色人种,他们怀着美好的憧憬,渴望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抱负,相信美好的未来总存在于不久的将来。

此外,美国人的时间取向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分不开的。在美国,基督教占着统治地位,基督教倡导人们相信未来,相信上帝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之初犯了原罪,失去了乐园,堕落到万恶的现世上来受苦受难,因此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能有希望。这也促成了美国人一切向前看的将来取向时间观。

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在称呼方面的差异。称呼语与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称呼语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重视,轻则会引起误会,重则将直接导致交际和交流的失败。

你常常听到美英国家的孩子对父母或者学生直呼名字,有人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们不懂礼仪,没有老幼尊卑;因为我们中国人对称呼极其讲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您老、老伯、老大娘、老爷爷、老李”等称呼,以表现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因为“老”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成熟、是经验、是智慧,尊“师”为“老”才显得敬重、友好。反映了中国人敬老的良好风尚,同时也蕴涵有过去的时间取向。

在对待先辈态度方面的差异。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对一位中国老人说:您年纪大了,请坐我的座位吧。你得到的是老人的真诚感谢。可如果你在西方对一位老人说:You are old.Please take my seat.却可能会激怒老人。这是因为中西方对“老”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老练、老当益壮、老成练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汉语中很多的短语和俗语表现出中国文化对“老”的尊重和重视。而美国人则经常会用一些委婉语,如“senior”、“aged”、“veteran”、“elder”等来代替“old”,老人及他们的生活场所通常被美化为“senior”、“citizen”、“golden ager”、“evergreen clubs”等。因为在英语中,“old”被赋予了某种否定的语义,往往含有“past”(过去)、“useless”(无用)、“hopeless”(没有希望)的意义,同时也间接反映出美国人“将来时间取向”的时间观念。

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时间观还经常引起中西方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在守时和日程安排方面的差异。在美国你如果迟到5分钟就必须道歉,迟到30分钟就是严重失礼;而在中国迟到5分钟只是小事一件,甚至认为地位高的重要人物应该晚到。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按日程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在我国,我们常常会见到有人未经预约就串门走亲访友。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您方便的时候我想去拜访您一下”、“随便什么时候都行”。而这种热情好客对于注重安排日程的英美人士来说,可能被误解为只是出于礼貌的应酬话。因为没有确切时间的预约不便于别人的活动安排。这是中美两国各自持有线形和环形不同时间的具体体现。

在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中国人每提到一个人的重要信息就不可避免地提及一个人的籍贯、档案、家谱、户口等与过去历史有关的内容,人们还通常喜欢记日记,看历史方面的电影,甚至读书也喜欢读名人传记等历史方面的题材。相反,美国人则对制定未来的计划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回忆历史、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未来才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只有展望未来,对未来做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

尊重文化差异,减少交际障碍

本文对中西文化时间观差异的比较,并非要判定孰优孰劣,而是要帮助我们了解这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时间观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增强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文化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不胜枚举。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增强跨文化意识,跳出自身文化氛围,确立国际化视野,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理解他国的时间观。

相互尊重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对异文化的认识了解过程,不宜对彼此的观念意识做好坏评价,交际双方应当培养移情能力,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去思考,谅解对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冒犯”。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随机应变,而不可固守某种交际模式。如:对于做事的最后期限,美国人严格遵守,并认为这是一种良好品质;而中国人则往往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规定得过于僵化。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充分理解、尊重美国人守时的习惯;而美国人也可以考虑能否更加灵活一些,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摒弃民族文化中心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时间观往往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种思维定势时,便会产生冲突。更有甚者,认为本民族的时间观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在交际中,要坚决避免简单、粗暴地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有意识地暂时放弃或避免一些与对方相悖的某些时间行为,尽量采用符合对方的时间观,以达到交流的和谐与顺利。

结语

时间观是长期慢慢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也绝非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多,我们在不断地汲取着外来文化的精华,时间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在经济发达区域的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已有意无意地由多向时间制向单向时间制转变;线形的时间意识也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文化融合的现象逐步增多,中西方各自原有的传统时间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融合。

参考文献:

1.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1959.89.

2.萨姆瓦[美]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

3.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胡晓琼:《外籍教师谈中国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VSO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0(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潘国强:《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商业时代》,2006(36)。

10.刘文英:《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为郑州牧专外语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