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2009-06-28

科教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邵 海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提出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和固定模式,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观。以往认为的客观和确定的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征, 而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并不是最终的答案;知识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会针对具体的情境进行灵活的变换和应用;我们用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尽管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之上的。

(2)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他们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他们对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正是由于这种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会形成对问题更加丰富,更多角度的理解。

(3)学习观。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的知识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新旧知识经验的双向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往往有二种倾向,一是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去理解新知识的意义(同化),二是当新观念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他们会将原有的认知结构做一定的调整或改组,把新观念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顺应),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基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教学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应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2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传统教学理论注重“教”即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类教学方法对初级知识的掌握非常有效,但随着进一步的学习,会发现它不利于知识的转向和能力的深化。针对这个不足之处,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以下方法:

(1)学习的目标:真知深解。学习者在对表面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再对该领域的专业共同体(如物理学家、历史学家)曾经或正在探索的有争议的重要问题,或是其中所运用的重要方法进行深入、详细地探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知识领域就可以从表面的理解进入到深层的运用和掌握中。

(2)学习的核心认知过程:问题解决。建构主义者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去设计教学,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总结和概括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3)学习的社会过程:充分的切磋协商。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习是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中形成的,学生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围绕所关注的问题形成公共知识,并对这种知识对象共同持续的进行改进,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以及辩论质疑,来达成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必要技能的提高。

(4)学习的管理控制:自我监控。建构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课程提出要求,更要求学生自己定义问题的意义和结构,确定该任务所包含的问题,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另外,学习者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以及他人的见解,看它们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以及推广过程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等。

(5)学习情境多样化:情境性的信息与有力的建构工具。在建构性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更强,信息更为多样化,更具有情境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源可以空前扩展,学习活动超越教室的界限。

3 实践建构主义教学观时的注意事项

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首要前提是学习者必须储备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给他们一些知识或是从文化环境中获得相应的系统性经验,应该说,学生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教育实践中却不能让学生处于过分主体的地位,忽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与帮助作用。

4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在这种教师观的主导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其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新型的教师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式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创建和谐的课堂,以学生能力差异为依据,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构建情境性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