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问题和建议

2009-06-28姬清水

科教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评价教育

姬清水

摘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为核心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师生关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而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教育运行的关键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一种以民主、平等、尊重为核心的亲型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 问题的分析

2.1理论与实践依据

美国教育家杰克·钱伯斯进行了一项研究,他要求许多因创造性工作而出名的心理学家和化学家,列举哪些教师最能促进或阻碍他们发展成为科学家。科学家回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集体讨论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教师是促进者,那些不鼓励集体讨论,不容忍不同意见,强调背诵材料和贬低独立学习的教师是抑制者”。前者的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民主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后者的教师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是专制的、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关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2.2学生心理现状

目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许多老师仍习惯以自己的权威和权力自居,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强制手段,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强烈的戒备心理和反叛心理,许多学生甚至出现突出的心理问题。所以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严重的对立。这种紧张对立的关系、沉闷的教学气氛都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更受到了严重的扼杀。

3 建议

要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观方面,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客观方面,确立正确的评价制度则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

3.1树立新的学生观

学生是一个独立主体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求要正视学生的独立性及其内在的积极创造性。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所思所想或所作所为与自己的答案或要求不一致,就加以否定,而应该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思路出发,循循善诱,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认并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只有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表现,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才能得以更好发挥。

3.2树立新的教师观

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善于转换自己的角色。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桥梁和阶梯,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问题并获取知识。要让学生摆脱客体的地位和心态,以发现者、探索者的姿态出现,鼓励学生勤思、深思,使其思想既流畅又变通,创设“互动、交流、合作”的教学情境。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设计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教师提供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具有构建性,而且要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学生需求,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潜能都得到开发,思维能力都有提高和发展。

3.3确立新的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着调节、控制、导向、决策的功能,对师生关系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选拔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作为不同教育理念下的 产物,两者导致了不同师生关系的生成。它们在评价的价值取向、功能、主体方法以及评价中的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形成。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制度。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为追求目标,对学生地行评价时既注重预定的统一标准,又重视相对标准,更加突出个体内差标准。在对学生进行评定时,教师除了参加绝对标准考核学生是否达标,依据相对标准确定学生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外,还要根据个体内差标准判断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

4 总结

唯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才会有根本的保证。所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积极 从陈旧的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确立新型、科学的评价制度,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评价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