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教学尝试

2009-06-25汪成燕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政体议会权力

汪成燕

摘 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实质是一部近代西方政治简史。基于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本文作者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历史教学 教学尝试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共列出三方面的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由此可见,本单元实质是一部近代西方政治简史。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所以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模式不同,特点也就不尽相同,因此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英、美、法、德四个典型国家进行阐述,揭示了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与区别。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涉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统一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涉及《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重要文件,还涉及议会、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联邦制、邦联制、共和制、总统制等政治概念。但是学生基本上没有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也缺乏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

五、教学探索

基于学生现有知识与能力水平,要上好本单元,落实课标要求,难度很大。为此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探索:

1.了解政治,学好历史。

(1)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

政治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2)资产阶级代议制。

又称议会制或国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国体和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如美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美国的国体是资本主义;中国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中国的国体是社会主义。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统治阶级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两种: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如英国采用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采用民主共和政体。

君主立宪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了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就实行的是这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主要有两种: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这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议会制共和制的议会是国民的代议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议会制共和制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总统制共和制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三军。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

(4)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外部总体形式。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复合制国家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近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和联邦两种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共同构成了国家形式。

2.画示意图,理清关系。

在学习《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要求学生结合《权利法案》或《美国1787年宪法》的具体条款,分别绘制出英国、美国国家政权运转机制示意图,并对示意图作出解释,请其他学生点评,加深对两国政体的理解。

3.填充表格,探究异同。

(1)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

比较项目:经济基础、国家性质、国家权力中心、司法权、国家元首是谁、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国家元首有无任期、国家首脑有无实权、政府首脑是谁、政府如何产生、立法权在哪里、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等。

(2)对比法兰西共和国和德意志帝国。

比较项目:国家元首、行政机构、立法机、政体形式等。

(3)对比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比较项目:权力中心、君主权限、内阁产生途径等。

(4)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比较项目: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元首任期、元首有无实权、政府首脑、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行政权归属、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立法权归属等。

4.角色扮演,感悟历史。

(1)《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角色扮演。

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学生担任议长、首相、国王三个角色,其他同学作为他的后援团。三位同学分别就议会、内阁、国王的职能、权限作介绍。议长的发言是:议会人员的构成和权限。首相的发言是:我是如何当选的,我有哪些权力。国王的发言是:我是怎样当上国王的,我有哪些权力。

(2)《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角色扮演。

每组由一名学生分别扮演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总统、联邦法院最高大法官四个角色。他们要接受15位事先安排好的“小记者”的采访,就自己的当选方式、任期、职责等答记者问。

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新兵,只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勇于实践,才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政体议会权力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边政体制嬗变与边疆治理研究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一个议会的诞生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英议会就是否“硬脱欧”投票表决
一个新的政体模式:半总统制政府
科学的政体和启蒙的进阶
再议会计监督
权力的网络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变迁理论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