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新高职新生的管理工作

2009-06-25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班干部新生辅导员

刘 蕾

摘 要: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读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断增多,而职业教育坚持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办学方针,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高职新生的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键字: 高职新生 辅导员 学生管理

对于每一个高职新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是一个与过去中学、小学有重大不同的场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了解,给予具体的解决措施,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辅导员就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了解和实施,如此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了解学生,从新开始

近几年我院的新生大都是广西区内的,入学年龄大都是十八九岁,家里都有多个兄弟姐妹,经济也不宽裕,这样的学生能否顺利通过军训和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吗?首先,在新生入校后,辅导员要去宿舍探访学生,向他们介绍学院的情况,说明近期安排和注意事项,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重视和关心,使他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有归属感,以此初步拉近师生的距离;其次,在军训期间,一方面查阅新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整理统计,进一步摸清新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多与学生沟通,协助教官开展各种活动,使同班学生尽快认识和熟悉,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同时,也要协助教官做好个别新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使新生都能通过艰苦的军训期;再次,在正式上课前,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介绍学院历史、现状及将来,进行校风校训教育,介绍各班的基本情况、专业情况,以及进行政治思想、心理健康、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教育,提出基本要求,以此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会使得一部分新生不适应,从而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制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的倦怠、生活上的懒散、精神上的空虚,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等种种不良习惯,为了避免学生这些不良的习惯的形成,辅导员要利用学生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里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读职业院校的最终目的是就业,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澄清自己的生涯期待,分析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就业前景,作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定的规划,学生明确了大学每一学期具体的目标,也明白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进而都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且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培养班干部,加强团队意识

1.组建培养过硬的班干部队伍。

车厢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凝聚力强的优秀班集体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的班干部队伍。辅导员应在接待新生入学、入学教育和军训活动中留心观察,逐步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和潜能,并借助学生基本信息了解学生在中学时的学习和能力情况。通过军训和入学教育等集体活动,学生之间可相互认识和了解,在学生自荐和发表竞职演讲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组建班干部队伍。

辅导员要及时对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手把手地教方法、指路子,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一方面要求他们注意团结同学,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处事要公开、公正;凡事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努力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及时了解班干部的实际需要,用爱心呵护和塑造班干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对班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用疏导的方式消除思想顾虑、隔阂。担任班干部意味着要经常无偿为同学和学校服务,要具备良好的品质,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班级开创一种能上能下,人人敢于竞争、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2.以增强集体凝聚力为核心,加强团队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要多肯定和表扬班级中的团结和协作事例,要充分发挥班干、系干、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学生为班级努力拼搏和争光,并分享集体获得荣誉后的快乐和成果,不断强化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例如可以通过学院组织的新生篮球赛、拔河赛、联谊活动、秋游、运动赛、演讲比赛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荣辱与个人密不可分,从而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辅助员还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把学生们联系在一起,促进其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工作实效性。辅导员除了日常口头教育外,还要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娱乐活动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通过结合纪念日、班级舆论、时事政治等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让他们心系国家,从自己做起。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生明白: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所具备的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四、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辅导员要想有效做好高职学生工作,就必须顺应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就离不开多方位的、有效的沟通,特别是对新生,要用爱心关怀学生,用诚心激发学生,用耐心期待学生,用细心疏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真诚,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1.多方位的沟通。

(1)多问。问的途径主要有三种:①问学生。通过这一问教师大体可以了解一个学生的状况。②问家长。要经常与家长联系,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问题。③问任课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顺利开展班级工作作准备。

(2)巧谈。巧谈是师生交流最快捷的方法。从学生最乐意谈的话题入手,诚恳地与他们交流,使他们解除顾虑,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善观。辅导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的表现发现其内在思想本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2.沟通方式。沟通方式上可以分类别谈,比如班委、团支委、特困生、思想和纪律后进学生、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分时段以宿舍为单位找学生谈。

沟通的方式还要满足不同需要:①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②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辅导员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针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网上QQ群、电子邮件等平台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林娜.新世纪高校辅导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探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文敏.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邱承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5]刘兴春,王有信.高职学生心理特征与管理工作个性[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1).

猜你喜欢

班干部新生辅导员
重获新生 庇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竞选班干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