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09-06-25高汉君邱贵苹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教师

高汉君 邱贵苹

摘 要: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最终目的,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师 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教师热爱学生可以调节自身的行为,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学生做出无私的奉献,以愉快的情感和饱满的精力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接受教育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产生除了教育内容的因素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者的情感和师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必将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尊敬教师同样起着双向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有了尊师的感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向师性”。向师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传道”是人与人心灵的交往,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燃烧,就有炽热的情感交流。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授受,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现代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了情感交流、知识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

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能够被他人平等对待是学生的一大愿望,能得到教师的尊重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和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每个个体的人,都有权利要求得到人格上的尊重,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从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是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而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和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尊师、亲师、信师,很自然地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热爱的感情,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以命令口吻要求学生,要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压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们有什么想法、创见,自然不会表露出来。所以,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宜多用商讨、肯定、赞扬的语气,不用命令、否定、贬低的语气对待学生。教师还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集体中拥有平等地位,也可以和别人一样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只有在融洽、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才能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3.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牛顿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会把才华展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首先,机会应该均等。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行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我们不只要求学生对课文、对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还要求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综合、敢于联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够在社会的舞台上纵横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创造的天地间一展才华。激活学生的成功愿望,使之从自己的劳动收获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同,就要考虑怎样帮助程度不同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尝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并强化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进步的关键是纵向比较,如书写比原来的工整了,发言比原来大胆了,都是进步。适当的表扬是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再次,对学困生要重点扶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针对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采取低起点、小坡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为他们铺垫台阶,使他们顺利地一级级地登上能摘到胜利果实的顶峰。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古代遗训的保存者、真理的拥有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生活的朋友。今天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使他们有身处课堂犹如置身于“家”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十分自由、愉快地生活。今天,学生观念变化之快,信息获得渠道之多,是我们教师难以预料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应得到不断的发展。再从发展性学习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应是一个“学习乐园”,在这个课堂里,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学习乐园”中的成员,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参与教学活动。一旦课堂成了“家”和“学习乐园”,素质教育的实施就会十分顺畅、有效。而这种归属感和愉悦气氛主要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来自教师精深的教学业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气氛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师生愉悦、轻松的心理体验;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师生间的情感能互相促进。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乐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04,(6).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4][美]Linda Campb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