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播放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2009-06-25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应用

于 蒙

摘 要: 阅读课应尽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今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所以,阅读课不应该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在信息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阅读已成为现代人获取有效信息资源的最快捷渠道。人们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如:网络、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知识与文化。如何使阅读课与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提高其听说能力是该论文研究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视频播放 英语阅读课 应用

一、传统阅读课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传统阅读课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教材:单一,阅读资源匮乏。

授课方式:松散,没有创新,没有精心的课程设计与课堂安排。

教师:没有充分备课,没有积极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学生:厌读情绪严重,认为课程枯燥乏味,没有收获,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课堂氛围:沉闷,缺乏活力。

阅读水平检测:多项指标不能达标,无法满足应试与实际生活需要。

二、视频播放在阅读课中应用的优点

由于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是文学作品或科普类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容易产生厌读情绪,课堂活动很难有效开展,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选择阅读任务时可以把文章与视频播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出一套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课程与学生的需要。例如,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文学作品或节选,或者选用经典名著及节选,插入相应电影视频播放,并安排恰当的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电影播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真实的作品场景和人物形象,提供真实的交际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很生动的再现。研究表明,非母语语言学习者更多依赖视觉信息理解目标语言。电影播放可以全方位,从视、听、说三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扩大词汇量,增强学生记忆力。在看电影的时候,学生有机会去观察非语言交际行为,比如,说话人的语音、语调、重音、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手势、谈话距离、姿势、放松或紧张)。这些在播放中不断重复的暗示可以加强并阐明意思,有效填补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际鸿沟。

电影播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那些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与作者。电影播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听觉、视觉与思维的链接,这有助于长期记忆。电影播放节省时间,灵活有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作品中的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电影中包含真实生动的语言交流,可以增进学生的口头理解,激发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课堂交流欲望。

总之,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与电影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目标语言。

文字作品(A)与电影作品(B)的比较:

1.故事梗概与情节

A:作者在编排、描写方面只使用文字。

作者可以用无限的时间、空间来编排故事内容。越多的文字描写需要读者花更长的时间完成阅读。

作者可以把故事分在不同的章节。

B:导演让演员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相互沟通,不需旁白。

导演用不超过两个或两个半小时来阐明剧情,并且精心选择画面来呈现。

导演用时间提示,如“十年后”、“1905年”等说明。

2.人物塑造与角色

A:作者选用描述性文字生动刻画人物角色。

作者可以详尽、准确地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

B:导演在塑造人物上比作者更有优势。

导演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时只能依靠演员的表演天赋。

3.作品视角

A:作者创造出一个叙述人来表达自己的视角与评价。

B:导演无法呈现叙述者的视角观点,只能让叙述者在闪回镜头中讲故事或者用主观的镜头聚焦在人物、事物和事件上来表现作者视角与意图。

4.情节与冲突

A:作者仅用语言文字创造故事中的冲突,凭借文字的本意与喻意来描写。

B:导演则凭借镜头的角度创造冲突并且使用声音与音乐让电影与文学作品与众不同。

三、视频播放在阅读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般来说,教师会提前让学生阅读某一篇小说或章节,然后让学生写出概要并分析人物性格。但学生认为这样的作业非常枯燥,完成的效果也不理想。为了让这种阅读任务变得更加有趣,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可将作品的电影版本引入到课堂阅读活动中来。也许一堂课的时间不能学完整个作品,但可以把电影分成片断灵活播放,让学生结合所读章节观看视频播放。教师应将整个影片分成小节,间断地播放,中间停顿的部分可以安排必要的学习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综合训练。

把整个阅读课程设计为三个主要步骤展开:观看前、观看中、观看后。其间可以安排不同的课堂活动,把阅读内容与视频片断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灵活选择所要展开的课堂活动。

1.观看前

(1)让学生提前阅读所选章节,并对作品中重要人物及情节作笔记。

(2)提示作品概要,让学生对相关内容回忆。

(3)对故事主题展开课堂讨论。

(4)让学生集体回忆一下跟故事有关的重要词汇。

(5)插入电影无声播放,让学生猜测是谁在讲话,回忆重要人物。

(6)节选一个镜头片断,让学生猜测正在发生的故事情节。

(7)将代表作品重要情节进展的镜头片断按顺序播放一遍。

2.观看中

(1)让学生观看所阅读章节的电影片段并多次播放这一片断。

(2)在整个播放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听到、看到的内容作记录。

(3)第一遍播放主要是为了听力上的理解和对大意的理解。

(4)第二遍播放主要是收集相关重要信息,呈现并强化语言文字的学习,如:语法、词汇的功能及用法。

(5)第一遍看完之后,让学生回答一些阅读理解的问题,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如:选择、填空和开放性问题等。

(6)在某个镜头后暂停播放,让学生预测接下来的剧情。

(7)在语言学习方面,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去听之前讨论的那些词汇,一般6到8个词汇即可。当学生听到这个词时就喊“停”。并让学生写下所听到的重点句型。

(8)在播放几遍后,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讲故事。

(9)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些片断中关掉声音,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台词。

3.观看后

(1)让学生对比并讨论电影片断与作品本身的主要区别,如:情节、人物、视角、冲突等方面。

(2)让学生写出与电影片断中相似的对话。

(3)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角色,并画出他/她的样子来。

(4)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人写出新的故事梗概,与组员相互交换。

(5)根据学生兴趣,每一组制作出电影海报,评选出最好的几组。

四、教师在阅读课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不能完全依赖视频播放,要对课程做出精心的设计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活动,把阅读与视频播放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自身与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全新的阅读氛围,以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

教师在整个阅读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控制者,评价人,组织者,提示员,参与人。首先,教师应对阅读资料及影片资料非常熟悉,不仅要安排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任务活动,还要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及时的评价。其次,当学生在某个环节有何疑问时,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来,并与学生一起完成每个教学步骤的学习活动。

五、结语

借助现代化教育科技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将文字与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可让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富有挑战性,更有教学效果,充分体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ouman,Lenny.Video,an extra dimension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No 12 September 1995.

[2]Cunning-Wilson,C.Practical aspects of using video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NO.11,November 2000.

[3]Dincay Koksal.To Kill the Blackboard?Techn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nakkale Onsekiz Mart University.

[4]Ismail Cakir.The Use of Video as an Audio-Visual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M]. Kirikkale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