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栎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2009-06-21李志明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贮藏

李志明 王新洋

摘要针对麻栎种子的多种贮藏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水池塘贮藏法,能基本灭杀栎实象鼻虫,可作为麻栎种子储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麻栎种子;贮藏:水藏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49-01

麻栎为我国特有的优良阔叶树种,属壳斗科落叶乔木,广泛应用于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生物质能源和园林绿化,是江淮地区主栽的重要乡土树种。麻栎种子是育苗造林的主要繁育材料,但由于栎实象鼻虫的危害导致栎实出苗率只能达到30%~50%,笔者针对麻栎不同贮藏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切实可行、效果优良的麻栎种子贮藏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麻栎主栽地区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该区栽培麻栎已有1500年历史,既有成片的人工纯林,也有散生150年实生的大树,还分布有大面积的30~50年实生的松栎混交林。该区种源丰富,母树树龄选择跨度大,又是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落叶阔叶林典型分布区;年降雨量1041mm,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40d,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为麻栎速生丰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该区同时也是多种林木病虫害重灾区,其中栎实象鼻虫危害率高达80%以上,为麻栎种子的贮藏带来困难。

1.2试验方法

1.2.1母树选择。在试验区内选择琅琊山森林公园琅琊寺粒重达到5.0kg,是大林试区4.2kg的119.0%、琅琊寺试区3.5kg的142.9%,且种子大小均匀整齐、虫孔率极低。因此,采种母树首先选择30~40年实生的麻栎纯林,其次选择40年实生左右的松栎混交林,太大龄的母树或15年实生以下的幼龄母树因产量不稳定、种子大小分化明显、籽粒偏小而不宜选作母树。

2.1.3成熟和采集时间。从表1可以看出,琅琊寺试区早在8月中旬高温期就开始成熟,成熟时间参差不齐,又呈散生分布,不易采集。大林村试区10月上句开始成熟,成熟后单株栎实成熟度表现不同一性,采集时间一般2~3d 1次,增加了采集难度,形成了不及时采集状况;并且这一段时间为栎实象鼻虫幼虫孵化集中期,不及时处理会使栎实危害程度加剧。二郎庙种源区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以后,单株母150年实生散生麻栎、施集镇大林村40年实生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和琅琊山森林公园二郎庙30~40年实生麻栎纯林为采种母树,调查种子成熟时间、采集时间、产量、千粒重和虫孔率。

1.2.2种子处理。对采集的麻栎种子分别采取药剂处理、干藏、沙藏和水藏等方法进行量化指标调查,分析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探讨切实可行的贮藏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种源选取

针对不同种源地、不同林相、不同树龄的母树采种调查,寻找合适的麻栎种源和采种母树。

2.1.1种源区选择。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母树种子质量有很大差异,母树年龄越大,种子质量越差,二郎庙种源区种子质量优于施集镇大林村种源区。同时进行丰产性因子分析。琅琊寺种源区因母树年龄较大,3~4年有1次大年,且单株产量差异较大,个别单株出现绝产现象;另外2个试区一般2年出现1次大年,隔年丰产,种子产量较稳定。因此,种源区应首选二郎庙纯林,其次为施集镇大林村,不宜选择琅琊寺种源区。

2.1.2母树年龄选择。从表1可以看出,二郎庙试区种子干树种子成熟期比较一致,便于及时、连续采集;由于气温急剧下降,虫孔率极低,也便于进行采集和处理。宜选择二郎庙试区类型的种源区进行采种。

2.1.4虫孔调查。栎实成熟期的虫孔率是栎实受害程度和采取贮藏对策的关键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琅琊寺试区虫孔率高达65.0%,是综合调查指标的2倍,表明该区域种子早落与象鼻虫危害严重有直接关系,采集的种子受害后栎实呈棕色粉末状,基本上没有发芽的可能性;大林村试区虫孔率达到30.0%,采集时饱满无虫孔的栎实占绝大多数,但无虫孔的栎实基部都可看到黑褐色、略小于芝麻粒大小的虫斑,表明这一时期栎实象鼻虫处于危害盛期,随时有孵化危害的可能;二郎庙试区栎实虫孔率仅有5.0%,并且种壳光洁亮丽,呈黄褐色至棕色,很少见到虫孔和虫斑,便于收集和贮藏。

2.2种子处理技术选择

不同种源成熟和采集时间差异明显,选择合适的贮藏技术十分关键。

2.2.1常规贮藏技术比较。生产上常用干藏、沙藏、化学农药浸泡和流动河水水藏等几种方法。从表2可以看出。常规的几种方法中流动河水贮藏方法虫孔率为10.0%;沙藏虫孔率为350%,且贮藏成本大,人工、场地、沙的成本使种子成本1kg增加0.5元;DDV乳液浸泡种子只能对已发生危害有虫孔的幼虫起到杀灭作用,后期孵化的幼虫虫孔率仍可高达85%左右;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干藏方法虫孔率高达95.0%,可以说堆放室内过冬的栎实基本上已不能使用。因此,有条件的山丘区可以采取流动河水和湿沙进行种子贮藏,均能起到较理想的抑制栎实象鼻虫的作用。

2.2.2水藏技术比较(除去流动河水水藏)。为了使水藏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对不具备溪流条件的普通生产者进行水藏技术专题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水藏的器具和时间是灭虫技术的关键。使用缸类器具对栎实进行贮藏,5d后捞起,种子色泽光亮,出孔象鼻虫有30%成活现象,但基本出壳;紧接着长期堆放,虫孔率高达70.0%以上;水藏15d后捞起的种子色泽深暗并有异臭味,出壳象鼻虫全部死亡,紧接着长期袋装堆放,种子虫孔率下降到40.0%:如果把种子袋装后放置于1.5m深以上宽阔的池塘里,等待水藏30~45d以后捞起堆放,翌春播种,种子虫孔率仅有5.0%:如果把种子一直水藏到翌春,种子也不会沤烂霉变。因此,池塘水藏技术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技术。

2.2.3池塘水藏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池塘水藏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麻栎坚果种壳坚硬光滑不吸收水分,长期放置于深水中不会腐烂;同时深水温度骤降,使栎实象鼻虫孵化温度环境受到抑制而不能及时孵化,已孵化的幼虫处于缺氧状态而死亡。具体操作方法:一是随采随藏。要求对中后期成熟的种子,当天采集当天贮藏。二是水选。对中后期成熟的种子要首先进行水选,把种子倒入篮筐之中,再放入水中,受害严重的种子和籽粒较小的种子就会漂浮在水面,将其全部捞出丢弃,然后再边淘洗边翻动,把一些有虫孔并且遭受部分危害的种子捞出装袋,短期水藏捞出装袋堆放即可(幼虫已孵化)。篮筐中沉人底部的种子均为饱满的种子,可专门装袋。三是水藏。把饱满无虫孔的种子装袋后放置于深水中贮藏,中期成熟较早采集的种子要水藏45d以上,后期成熟采集的种子水藏时间应不少于30d。四是堆放。将水藏到期的种子捞起堆放在背风的院落里,待翌春及时播种即可。

3结论

(1)麻栎因母树年龄、林相和种源区立地环境的差异,成熟期不一致,种子质量差异明显;宜选择30~40年实生左右、种子成熟期在10月20日以后的母树林采种。

(2)麻栎栎实象鼻虫是为害麻栎种子的主要害虫,江淮地区栎实内产卵率高达90%以上,及时采集,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解决栎实虫害的根本途径。

(3)麻栎种子是一种果壳坚硬耐浸泡的大粒种子,采取深水池塘贮藏技术简单可行,它优于其他贮藏方法,贮藏成本小,并能基本灭杀栎实象鼻虫,效果较好。

(4)池塘水藏技术应把握随采随藏、水选分类原则选取水域深而开阔的池塘,掌握好必要的贮藏时间等关键环节;切忌不分种源和采集时间、不水选分类混装后直接水藏。

猜你喜欢

贮藏
分析包装方式对果蔬的影响
玉米种子的安全贮藏与越冬贮藏管理措施
玉米后期田间管理及收获贮藏技术
浅谈农作物种子的加工与贮藏技术
杀菌剂处理对采后甜瓜品质的影响
贮藏期间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