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状态对于钢琴练习与演奏的影响

2009-06-17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演奏练习心理状态

李 然

【摘要】在上层建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越发强烈,要求也就更高、更完美。本文通过多种角度,列举实例,加以阐述心理状态对于钢琴练习以及演奏中的影响,提示人们特别是从事表演艺术活动的人,更要注意心理状态的训练、研究和培养。

【关键词】练习 心理状态 影响 演奏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日益提高,艺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学习钢琴也逐渐普及,对待钢琴的学习除了技术和技巧方面,音乐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我们不能忽视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在里面,那就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人的心理是抽象的,但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心理状态的训练、研究和培养越发被人们重视起来,特别是从事表演艺术活动的人,更要注意心理状态的水平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练习和演奏。

往往有许多人在练琴的时候伴随着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如苦闷、烦躁、激动、欢愉、兴奋等等。这些情绪会影响我们练琴注意力的集中,会令我们弹奏变得机械化,严重的甚至会使我们肌肉运动失去平衡变得呆板。因此,保持练琴中的良好心理状态,对我们的钢琴学习与进步联同钢琴事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以下提出的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1.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认真的态度

在练琴的时候,最好不要带有无奈和烦躁的心情,那样不但没有效果,反倒影响以后练琴的兴趣,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暂放下不练习,去做些别的事,当你有兴趣有灵感时再练。如果练习某个曲子觉得已经再熟不过了,千万不要就此放手,要不断研究发掘曲子中的各种隐藏的“因素”,时间长了,会发现你所找出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像一个闪光点那样令你恍然大悟,使你兴奋,增加兴趣。这样不断的研究—成熟—在研究,保持这种认真的态度,相信不但可以保留你所弹奏的曲目,而且还能不断进步提高,更准确地表现作品,在现作品。

2.坚持一种耐力训练,增强意志力

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是使其成功的根本。练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制订下一些很好的计划却很少能真正坚持下来,这种正常人心理造成的事与愿违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承受能力等不同,来制定自己的目标,以致为此努力,你一旦发现真正用意志力下去,你就能在过去某些不能掌握的东西已经变成一种持久的愿望,这样我们在心理上承受耐力的准备做出热心的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心理会使我们的弹奏尝到征服困难的乐趣。

3.在练琴的过程中要保持头脑清晰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练琴的时候恐怕我们很多人都在浪费时间,因为那些时候我们的大脑不知在想些什么。因此,我想对那些练琴的人说,练琴时的每一刻尽量保持头脑清晰。练习而又不集中,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罪过。假如你的目的是严肃认真的,你将或迟或早的为此付出代价。在学校学习的琴技,每一寸的进步不是取决于你练习了多少个小时,而是看你再练琴中用了多少脑筋,那么我们的弹奏就会节省许多枯燥无味的联系和太多浪费的时间,而今天也就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赶上。

综上所述,发现练琴时需要仔细和认真,而如果按上面所提到的三点去做的话,我相信良好稳定的情绪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会日益建立起来,这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在弹奏中应该有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要说的是演奏,这是每一弹奏钢琴的人都要面对的事。因为弹奏钢琴是一项技能,会弹钢琴的人弹奏达到一定程度,总会在人前展示和表演的。那么有一些弹奏钢琴的人在演奏时的心理状态也复杂得很。他可能受时间、地域、现场气氛、演奏者的年龄、心情、以及演奏者所具有的演奏水平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演奏方面的心理状态,我建议可以试试以下几种:

1.排除杂念,消减紧张心理

设想一下钢琴演奏者,当音乐厅空着的时候,你走进去并且从舞台上穿过。你的步伐会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但是假如台下坐满观众来观看你的表演,而这时有人通知你还要再加上一些专家和一些要人的话,无疑地你的情绪要受到影响,你的步伐很可能要显得反常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口难调,如果演奏者考虑太多,使思想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势必这场演奏会很不轻松,会非常压抑,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就需要你有意识的注意力也就是大脑和意志力回到受控制的状态。具相关调查,著名演奏家进行公开的演奏钢琴,必须保留某种程度的我们称之为神经质的自我意识。演奏者要坚信在演奏作品的时候,自己就是钢琴作品与听众之间的媒介。所以要表现作品、要再现作品就必须排除杂念,消减紧张心理,要知道心理上的放松,直接影响到肢体的功能动作。

2.增强自信心

一些琴童在上钢琴课的时候紧张的要命,家长经常说:“在家练得挺好,怎么一到检琴就不行了呢?”这里要注意练琴和演奏之间的区别。质与量虽说成正比,可盲目的注重量的增加却不能从根本上决定质的改变。那么如果在练琴的时候不去运用头脑,没有目的弹奏,到检琴时心理上肯定会没有信心,因为对自己所弹的曲子根本不了解,心里没有底,认为所弹奏的音符会是错误的,这样怎么能检好琴。

还拿琴童学琴检课来说,在心理学的早期存在着一种伟大的信念,这个信念不无一定的可贵的真理——任何一个孩子的某一特定过程是去发现他天生的兴趣并对之进行工作。如果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却没有弹钢琴的兴趣,又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迫下非但不会增加其兴致,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孩子就失去弹琴的信心,所以兴趣是导致信心的关键。

3.要适应各种状况

创造机会,你可能发现你的日常生活不能为你提供什么使你的演奏自然、轻松的机会。那么,你要试试某些使你能抓住一个听众的方法,给别人演奏。

另外不要容许有例外,一个真正的钢琴演奏者,要有能力应付各种在演奏过程中的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如琴弦突然断了、或者是音乐厅的灯光不亮了等等。这时我们的思想不应该随情况的改变而断掉,要继续连贯。音乐是大众的,但音乐的境界却是很高,难以达到的,演奏者在演奏时一定要让自己走进音乐中,不容许自己有例外。

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演奏达到很高的水平,上升新的高度,如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相信你的演奏不但会使自己满意,使听众满意,最主要的是不辜负自己的劳动成果。

谈到这里,形成了练奏与演奏的关系。首先,练习是演奏的基础,没有很好的熟练程度也就不会有成功的演奏,这里还要重申“业精于勤”是弹奏中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保证,在勤奋的练习中体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真谛。带着这种心理去练琴,坚持不懈,那么在演奏的时候心里有了底,就不怕没有信心。练奏时良好正确的心理状态形成习惯是琴技提高的关键。其次,演奏是检验练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良好正确的心理状态贯穿于演奏中,是你真正水平的发挥,是给自己和听众最满意的答复。

钢琴弹奏与演奏中的心理状态是否正确,决定了弹奏者的效率。技术水平的提高,决定了演奏者的水平发挥,和整体演奏的效果。希望广大音乐者和音乐教育者,能切实的搞好多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人心理素质的训练。期待中国钢琴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猜你喜欢

演奏练习心理状态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