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性心理调查与分析

2009-06-17黄桂鸿周耿民王锦祥蔡春花龙文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性心理心理问题大学生

黄桂鸿 周耿民 王锦祥 彭 林 蔡春花 龙文玲 辛 岗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性知识、性道德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在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以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面对性在思想上比较开放,性生理知识水平较高,但迫切需要性道德、性伦理、性的社会责任等性心理方面的教育。结论: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性心理的辅导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正确处理性心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性心理 心理问题

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才能更好地指导、引导学生性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性是人们羞于启齿的话题,对于大学生性心理状况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1)一般情况;(2)恋爱的态度和经历;(3)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和观点;(4)性知识水平和来源;(5)性心理及其特点。

2.工具、样本及程序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6年8月至10月,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是采用自选设计问卷,采用信封密闭问卷形式。先通过小范围(50份)初调查,修正初始问卷存在的问题。最终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其中,因资料填写不全剔除51份,有效答卷为449份,有效率为89.8%。均排除重大躯体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无严重认知障碍。男女比例为2.19 : 1。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01岁。大学一年级151人(33.6%)、大学二年级163人(36.3%)、大学三年级96人(21.4%)、大学四年级39人(8.7%)。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的卡方检验对男女生在恋爱心理上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1.大学生普遍对爱情存在渴望

大学生恋爱心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刚进入大学,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的成熟和大学校园内相对自由的空间,恋爱人数比上大学前增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6.3%的受调查者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只有28.7%的人在上大学前谈过恋爱。

大学各个年级的学生恋爱的经历及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1)恋爱比例随年级增加呈增加趋势,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恋爱比例分别为25.8%、43.9%、50.1%和51.6%;(2)变化趋势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阶段比较明显,而在进入大三、大四后趋于平稳。此结果说明,大学生普通对于爱情存在渴望,特别是在刚刚进入大学后,很多人即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恋爱人数明显增加。

大学生对恋爱虽然存在渴望,但恋爱目的却不尽相同,仅18.4%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今后的婚姻,高达72.4%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另外,还有8.2%恋爱是受周围同学影响或只是为了追求时尚。

2.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大多数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认真的

71.3%的人不会为了体验性而与不喜欢的异性交往,另有16.2%严重鄙视这种行为。61.5%的大学生坚持只能拥有一个性伙伴,多性伴侣的支持率只有10.1%。

(2)在看待性与爱的关系上,仍明显受传统观念影响

38.1%的人认为,贞操女生比男生重要,只有2.5%认为,男生比女生重要。另外,有34.2%认为,男女生都不重要。在看待爱情与性的问题上,大部分人还是把爱置于高于性的位置的,50.1%的人认为,应先有爱后有性,而认为应先有性后有爱或只要有性可以无爱的只有19.2%。

(3)部分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发生性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受到各种较开放思想观念的影响,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动,当代大学生在性方面是比较开放的。16.9%的人发生过性行为,发生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最小为15岁,平均年龄为19.2岁。47.4%的人在发生性行为后表示很想再来一次,但是,也有22.4%的心理压力很大,担心怀孕。另外,78.6%的人在同居方面认为只要真心相爱就无所谓。41.4%的人与异性交往方面容许性爱抚,容许性交的有23.8%。

3.男女生恋爱心理存在明显差别

通过比较(见表1),我们可以发现,在恋爱性心理上,男女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男生更希望与异性交往、男生相对更关注性、对性持较开放态度。

表1 男女大学生恋爱性心理比较

另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男女大学生对于贞操的看法有显著不同(P<0.01)。女生较为保守,而男生相对比较开放。

表2 男女大学生对于贞操的看法比较(%)

4.大学生性心理及其特点

(1)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获取渠道狭隘、知识不全面、不准确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思想相对多元化的群体,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具备的性知识比较多、比较科学。86.6%的人自认对性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对于性器官、性生理也有较好的认识。例如,我们问题中调查大学生对于睾丸功能是否有正确的了解,62.5%的人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98.9%的人了解至少一种避孕方法,有78.6%的人了解三种或三种以上避孕方法。然而,在问及“还知道其他什么避孕方式”时,部分人填写了“体外射精”(3%)、“憋住不射精”、“喝可乐”、“温水浴”(后三者均为0.2%)等不科学的避孕方法,另外,在考核受调查者对于安全期是否有正确的了解时,仅35.4%能选出正确答案。

大学生对于性知识的了解不足,主要是由于许多老师和家长对于性问题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大学生性知识获取渠道狭隘、知识面不广。在性知识的获取渠道上,95%的人通过书籍、杂志、互联网、朋友等渠道了解性知识,只有5%的获取渠道是通过与老师或家长交流。这与其他一些调查结果一致。狭隘的获取渠道限制了他们的知识面,在问及他们最了解的避孕方式时,94.5%的人对避孕套最了解,而其他避孕方式(避孕环、药物避孕、结扎、安全期计算法等)了解甚少。

在是否需要性教育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需要”(见表3),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性教育不足,希望加深、拓宽。

表3 大学生性教育需求内容

(2)基本能正视性生理、行为变化,但心理障碍排除途径有明显的局限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身体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月经来潮、遗精,也会出现一些性相关行为,如手淫等。在出现以上现象时,82.0%的人认为手淫是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可以理解,而不视之为肮脏或见不得人。

在对待性心理障碍方面,认为同性对自己完全没有吸引力的占60.6%,有15.4%表示对同性有一定的兴趣。表示不愿提及与同性恋有关的话题的占46.2%,对此类话题感到反感的占21.4%。80.0%对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等行为有所了解,其中28.6%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性变态行为。处于中立态度的占29.7%。

在对于如何排除自身心理障碍,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和同龄人交流或任其发展,而极少选择向家长交流,或者是正规的心理咨询。

5.其他

在最后问及受调查者自己想说的话时,0.5%的受调查者“希望以后别再做此类的恶心的调查了”,但同时,又有0.7%的受调查者表示“感谢你们所做的调查”。另外,受调查者普遍提出了希望普及性知识,逐渐消除性神秘、隐晦的情况,希望可以向其他话题一样,无需遮掩,可以在公开场合很自然地谈论有关性的话题。

三、讨论

大学生性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社会成熟与心理成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他们有了与自己倾慕的异性谈恋爱的心理需要,并常付之于行动。大学生属于青春中后期,其性心理的发展处于青年性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恋爱阶段。这时,他们的性意识已经十分活跃,性冲动及性需要很强烈,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已是发育成熟的男性和女性。但由于高校不鼓励大学生谈恋爱,并禁止发生性行为,因此性的需求和禁忌成为一对矛盾。特别是在今天社会变革中,性道德观念的新旧交替,加剧了这对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这使得大学生们的性心理困扰尤为突出。这种突出的矛盾在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中是比较典型和特殊的。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有过恋爱经历,在追求爱情的态度上更愿意顺其自然。在性经历的体验上则相对保守,仅有少数有过性行为;而在思想上则较为开放,可以接受较为亲密的行为。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排斥观念不再占统治地位,如对同性恋的看法更多的人选择尊重个人的选择。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高,但在性知识的体系架构上,普遍为性生理知识,对于性道德心理、与性有关的社会现象、性行为后的责任为题则感到迷茫,迫切需要在校园内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

现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也与以前明显不同,已经逐渐解除传统观念的影响。1989年,黄希庭等的调查表明,2/3以上的大学生对贞操很看重;1993年,耿文秀的调查显示,同意“贞操是姑娘最珍贵的财富”的大学生占一半。而本次调查显示,对贞操的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变化,且男女生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大学生性教育时,要注意男女生的差异。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还发现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1.当前中国缺乏科学有效的性教育

这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性知识来源狭隘(大部分通过书籍、网络、朋友,而极少来自父母、老师),而且所获取的性知识并不科学(如关于安全期的不甚了解、对于避孕的错误知识等),这与其他研究也是一致的。中国家庭、学校在性教育领域的欠缺,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性教育的欠缺,是造成我国大学生性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

2.大学生性观念存在不健康的两极分化

主要表现在部分受传统思想影响,谈“性”变色,回避任何与性有关的问题。近年来,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性健康教育课,但未能系统化、正规化,课时少、教材缺,导致了性话题的隐晦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生受到“性解放”、“性自由”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大学里边同时也存在了对性持过分开放的态度,婚前性行为、校外同居、未婚先孕、未婚人流者日益增加。出现上述两极分化的现象,体现了性意识的强烈性与表现上的隐藏性之间存在矛盾,是我们未能正视性这一话题的结果。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国人的思想上也更为开放。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性知识共享已经不再是问题。大学生性生理知识水平较高,而性心理知识相对较低,这是中国性教育程度相对滞后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性心理上开展更多的指导和教育。重视性道德、性伦理教育;重视性抑郁的排解指导方法;重视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在性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科.在校大学生恋爱的发展过程[J].教育艺术,2006,(11):36.

[2]郭晋林,冯国强,裴义.1000名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6):442-445.

[3]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56-160.

[4]耿文秀.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研究及性教育设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2):87.

[5]马金耀,孟宪鹏.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内容概述[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38.

[6]戴世勇.关于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4):24-26.

猜你喜欢

性心理心理问题大学生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