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玩”中自主学习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

2009-06-13邓显平,罗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动机小学生运动

邓显平,罗 蓉

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线性、封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反之,多视角、多维度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目的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不断孕育生成。在“玩”中自主学习,有些人就可能联想起“放羊”式的教学,有的人则称之为“尝试教学”,也有人把它叫做“自主教学”,不管叫什么,它跟“放羊”式的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所说的“玩”是有控制的,开发式的,是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为目的,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培养其体育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由此可见其不太适应我们现行的“填鸭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讲解和示范,有的学生根本不了解老师在讲什么。实践证明,在一堂课当中较长的时间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样一来不要说培养兴趣了,连锻炼的目的都很难达到。体育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发育情况不同,性别不同,体质、兴趣爱好不同等。而我们在教学当中往往是一锅炒,这样就造成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兴趣。素质教育的出台,把人的身体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了首位。学校体育应把培养兴趣、增强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要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增强体质与体育的延续性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自主性,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的人格教育。

二、在“玩”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体育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分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使学生能认识和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为以后的分组练习作好准备。在教学中教师统一命题,提出教学目标,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分类,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都由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自己设计体育项目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对某些项目进行考评,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运用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医务监督和处理突发事件,让学生自我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等,这样就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就能有目的性地“玩”,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三、在“玩”中学习能使体育在课外得到延续

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要面对学生的未来。经过实践证明,在小学教学中,在“玩”中学习,是一种培养体育兴趣的好方法,它有助于养成体育锻炼的终身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材的活动性、刺激性、变化性、竞争性和技巧性特点是激发学生的主要动力,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当体育活动的乐趣得到学生的认可,积极的运动动机才能被激发,并得到持续和强化。一切运动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运动动机对学生的活动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同时对运动的效能起着重要的影响。当学生的运动动机在某一方向上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就会激发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表现出运动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等特点。学生的运动动机产生源于自身运动需要和运动满足,教师“强制”式的运动动机,并不能在课外得到延续。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这种天性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贪玩”,而是学生自身心理和行为发展社会化的自觉行动。

四、在“玩”中让学生产生兴趣渴望学习,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当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和运动满足基本相同时,学生就会渴望学习,并产生积极的动机和行为。在“玩”中学习的方法采用了很多的游戏,这些游戏对学生的体育动机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从小学生的运动倾向和兴趣看,具有游戏化的活动的形式更能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实际上,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把一些体育项目改成游戏的形式增强了他们对该项目的了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后产生兴趣。

在“玩”中学习能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了动机,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做到动其主观,从而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的弊端,反过来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较长的练习时间,真正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性格、气质的发展,这种性格和气质反过来又将终生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五、在“玩”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在“玩”中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情感,运动情感的发展和持续与运动学习内容的可延续性,关系极为密切。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倾向性运动内容的相关程度,是影响运动情感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小学生在运动学习中厌倦“封闭式”动作和个体活动方式,在“玩”中自主学习恰好能满足他们开放性思维的特点。“玩”与“学”的结合,使得大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体育活动过程的乐趣。心理学证明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的添加剂。在青少年时期成功体验最激发他们的热情。在玩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难度练习或不同类型的练习,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练习的组别,这种多元化的途径,平衡了学生间的某种差别,为大部分学生在一方面获得成功创造了机会。同时,不同的难度、不同类型的练习,还能让他们体验到通过自身意志努力而达到目标的成功感。这些成功的情感体验会使小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这时体育就成为成就上、交往上、认识上、调节身心上等的需要,体育成为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一种终身体育习惯。

(平昌县江口二小)

猜你喜欢

动机小学生运动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动机不纯
疯狂的运动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