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活动案例设计

2009-06-13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公仪管家鲤鱼

刘 富

【设计内容】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了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一个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赞美了公仪休清正廉明、坚持原则的品质。本设计充分挖掘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转换学生的位置,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采用转换角色、启发想象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2)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表达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心灵的呼唤,激发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

【活动过程】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由于角色的转换,因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让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文本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独幕剧的舞台魅力,让学生感受角色的态度和人物内心的变化,同时用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

一、“我是公仪休”

公仪休是鲁国的宰相,地位可谓十分的尊崇。学生在初读文本后,教师让大家站在公仪休的角度,充分发挥想象力:“假如你是公仪休,面对着自己心爱的鲤鱼,却说出‘不爱吃鱼的假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问题一提出,大家个个争先恐后,有的说:“假如我是公仪休,当管家送鱼来的时候,我一定好好招待他,当他说是同朝为官的某大夫送的时候,我会留下这鲤鱼。”有的说:“我可是一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吃几条鲤鱼算什么?”见大家这么踊跃,教师趁机出示:“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让学生在“我是公仪休”的情形下读一遍,接着让学生理解文本的重点,体会公仪休的清正廉明、坚持原则的品质,使学生真正领悟人生所应当坚持的高度和人格。

(活动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伸,是语文生成的重要形式。在学生的角色扮演中,学生结合生活与自我的常识,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我是管家”

“我是管家”这一角色是学生对于现代社会中出现“管家”角色的理解和模仿,教师不应当用抹杀的眼光消极地对待学生心目中的那份纯真的理解,而应适时加以利用,以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管家”独特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假如我是管家这一命题出现时,也让许多的孩子高高地举起小手,一个孩子说:“假如我是管家,我一定会让公仪休收下我家主人的鲤鱼,我难道不可以送给他的家人么?他们就不会收下鲤鱼么?”他的发言立刻让一些孩子跃跃欲试,一下子炸开,“是啊,我送给他的妈妈。”“我送给他的老婆。”“我送给他的孩子。”……

同学们的想法似乎很在情理,可是我们不能忘了管家的真正意图,他究竟是想做什么?是想结交公仪休,还是想有所图?这就应当让更明白这个道理的公仪休来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学生的心理表明:在不同的立场中,每个个体的角色价值往往会代替公共价值。如果忽视学生个体思维,笔者认为这就无法形成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即优秀的个人品质是建立在自我否定与不断发展上的。)

三、“我是子明”

在教学中,灵活把握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资源,巧妙把握口语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生长点,使两种活动有机融合为一体,促使学生口语能力和思维创新的同步提高。

子明的身份是学生,和孩子们一样都是正在学习的、发展的、拥有可塑性很强的思维个体。当孩子说出“我是子明”命题的时候,我不由得对孩子发出感叹。当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说出:“我一定要向我的老师——公仪休学习”的时候,老师们,你们难道不认为,我们的教学任务达成了么?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去模仿,去想象,去创造,老师在其中有扶有放,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尊重学生,达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我是鲤鱼”

苏教版的语文书里,那一张张精美的插图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教师提出问题:“在课文插图中,你觉得什么是引起故事的‘焦点?”孩子们的回答是丰富的,有的说是“人物”,有的说是“鲤鱼”,接着以“我是鲤鱼”为基点,练习孩子的想象力与表达,让孩子参与文本的想象与理解。

(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为我所用,把插图用活,用足,用好,注重诱导学生无意识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形式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想象,在思考和想象中情感得以丰富陶冶,童心,童情,童趣也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和培养。)

【设计评述】

本教学设计的独到之处就是让学生体验角色的不同,去发现生活,发挥想象,完成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面对表达的时候,真正做到一个“我”。在此设计中,我首先给孩子们以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解读文本,使自己自然地融入角色之中,发挥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其次,以《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基点依次展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感,使学生在有序的学习活动中,理解语文的本质。第三,深入挖掘角色,发挥学生的想象,提供给学生语言表达的舞台,使其敢于表达。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公仪管家鲤鱼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鲤鱼旗装饰坠
郁小文的猪管家
做自己的小管家
风清气正过春节
鲤鱼跳龙门
公仪休:受贿是不合算的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公仪休不收鱼
公仪休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