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动青春》教学初探

2009-06-13颖,刘小刚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舞动上肢青春

杨 颖,刘小刚

《舞动青春》,是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而创编的,本套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融健美操、韵律操、舞蹈、瑜伽及现代运动元素为一体,动作设计健美大方、舒展顺畅,力度感强,富有朝气,体现了当代中学生青春、向上、竞争、拼搏的特点。音乐应激向上,把优美的旋律和适度的震撼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反映学生在阳光下尽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的生机和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领会动作的结构和内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树立典范,分组评比,温故而知新等,进行创新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进行室外教学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行为和效果。利用多媒体,通过鲜明的二维、三维图形模拟实际教学内容,动静结合的画面、逼真的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能迅速传递信息,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对本套操学习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全方位的剖析动作过程、动作难点,化难为易,十分轻松地解决了这些疑难动作的讲解、演示问题。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树立典范,分组评比

在新任课的班级中,首先要善于发现那些动作协调性好,接受动作能力强,动作优美,认真练习,善于表现的学生,可以先将他们集中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将整套操的动作认真细致地传授给他们,使其动作更为规范,具有示范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让这类学生站在前面和老师共同示范,起到带头的作用,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使学生将动作看得更清楚。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动作好一点的学生可以让其参加到前面的示范队伍中来,然后在分组的练习过程中,这些示范组的同学就是小组长,带动本组同学完成动作,并组织各小组间的评比活动。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增进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分节教学

1. 预备节教学

按照过去的常规在上肢运动的过程中,下肢也会跟随节拍一起动,并且眼会随着手一起运动。而《舞动青春》预备节的第一到四拍只是上肢的动作,五到八拍随着手臂还原成直立,原地踏步。在教学的过程中到三四拍时,我会用语言提示学生交叉,五六七八换成原地踏步,第二个八拍的三四拍,提示学生转头,五六七八拍,语言提示手臂绕环。

2. 伸展运动教学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动作分为两大块进行教学,先教一三五七八拍的上肢动作,再教下肢动作,这样学生学起来较为容易。然后将上肢和下肢动作和一个口令,学生对伸展运动一三五七八拍动作更易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做脚尖内侧点地时经常做不到位,于是我采用单腿支撑,另一腿先侧伸腿,脚尖绷直,支撑腿慢慢弯曲的办法,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3. 扩胸运动教学

在扩胸运动的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将上肢的两臂前举交叉和两臂握拳前举靠拢混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是学生熟练掌握第一个八拍和第三八拍的上肢动作,然后再配合下肢动作,教学过程中本节多采用正面示范,镜面示范和侧面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第二(四、六、八)个八拍中的第五拍,提左(右)膝右(左)腿屈,同时左(右)臂侧举右(左)臂胸前平屈后振,头左(右)转90°这个动作,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会出现别的动作,原因是学生协调性差,神经系统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低。针对这种现象,利用重复练习法,让学生专门练习此动作,使动作在大脑皮层建立信息。

4. 踢腿运动教学

对于踢腿运动,在过去的广播体操教学中,多属一动一拍,在第三套广播体操中,动作的不对称性和变奏性较强。为此,在教学中结合口令,运用重复练习法加强对变奏动作的练习。首先通过完整示范法,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信息库,然后通过分解教学、镜面示范和侧面示范,并放慢动作速率,加强学生对正确动作的认知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时间空间感觉有很好的帮助。

5. 体侧运动和体转运动

体侧运动和体转运动是二拍一动的动作,动作较为简单。动作变化不大,学生容易掌握。在体转运动中第二(四、六、八)个八拍的一到四拍中,编者采用了瑜伽动作,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整齐统一、舒缓大方、艺术性强。

6. 腹背运动

学生在学习本节操的过程中,会出现弓背、塌腰及手臂运行路线不对的现象。针对这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正面示范、镜面示范、侧面示范、慢速度示范,加强学生对此动作的认知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柔韧性练习,加强立腰和手臂路线的运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姿态,通过本体感觉来感受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和空间所处的位置。

7. 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

在这两节操中,动作结构较为简单,但花样多变,对学生的协调性能力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正面示范、镜面示范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然后采用分解教学法将跳跃运动的动作分为弓步跳、原地跳、跑步跳。这样动作就变得较为简单了,利用重复练习法先将动作逐个巩固,再将动作一个一个地加以连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动作也容易巩固,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理运动的第五六个八拍中,动作的舞蹈性表现较强,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刚柔并济。

四、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学习《舞动青春》也是同理,在教会学生掌握一节动作之后,在学生学会下一节的动作再练习的时候,应将前面所教授的动作连同现在刚学会的动作合起来一块练习。这样每节课教会学生两节操后,再讲前面所学的知识以提高巩固。一节一节的累积教学,温故而知新,最后将整套操的动作连接起来。

在教学中,通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舞动青春》本套操的动作结构和音乐内涵的领悟。动作舒展大方,优美健美,体现了强烈的青春舞动效果,充分展示了现代中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敢于开拓进取,合作竞争的时代气息和活力,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舞动上肢青春
指尖上舞动的“根”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用智慧舞动光能
青春不打烊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舞动中国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