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煜《相见欢.秋闺》赏析

2009-06-13李文秀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李文秀

摘要:《相见欢·秋闺》写景、抒情、言心,浑然一体;逼真地抒发了词人愁绪缱绻和无法排遣的痛苦。

关键词:借景抒情;情缘心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标题“秋闺”,实际是词人借闺怨抒写自己的愁苦。李煜亡国被俘前,词作大都反映了宫廷娱乐和艳情生活。国破家亡后,他由南唐小皇帝变为阶下囚徒,失去了花天酒地的豪华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只有借助词作来倾诉“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但又不能直抒其怀,只好委婉含蓄地托之于闺人离思,故以“秋闺”为题,足以体现词人的生活处境和心情的凄苦了。

词的上片写人物的愁容和环境的孤寂。深院里,钩月斜挂,桐荫深黑,寂寞清秋相伴随,环境凄凉至极。这里的“月”,是“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新月,一个“钩”字,不仅摹状了月牙儿的形态,而且言明了登楼时间,同时也是勾起词人对故国和妻儿怀恋的无情挠钩。“寂寞”既写深院气氛,又是词人孤苦心情的写照。新月、深院,上下互衬,格外凄寂。一个“锁”字用得极有功力,既渲染了气氛,又把全部景物统统关住,主人公的“无言独上”、“寂寞”等幽居苦情都充分表达了出来。院深、月冷、孤寂、桐荫,已使人望而生畏,而将清秋锁其间就格外凄凉悚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倒装。“起句贵突兀”,“无言”句虽只六字,淡淡写来,平白如话,置于篇首,叙事直起,画出满面愁容,透出心情苦闷,渲染之气氛,一下摄住读者,并使读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词人“无言”,并非无话可言,而是有话不能言,心乱无从言,无人与之言。又从何说起呢!不能言也无从言,不如不言。然而又不忍不言,一种无可奈何的凄情流露纸面。“独上西楼”,一个“独”字写尽了词人的苦闷孤寂。夕日登楼赏景,歌妓美女,前呼后拥;妻子儿女,谈笑嬉戏。如今登楼谴愁,孤身茕影,只有清秋相随,冷月相伴。此时、此景、此境、此心,纵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倾诉呢?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如诉,衷肠似泣,又远远胜过痛哭流涕的哀叹。此句正是词人苦闷心情的外露,纷乱愁绪的概括。一个亡国之君愁容憔悴、忧心忡忡的形象如在眼前。前片三景,情悲意切,蕴涵丰富,人与境,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艺术的高度统一。

词人虽“无言独上”,但他对孤寂痛苦却有着独特的感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人独自凭楼,本想用理智来理清纷繁愁绪,竭力不去追想那逝去的故国江山,琼楼玉宇。但由于环境凄凉心情酸楚,竟不能控制住愁泉的喷涌。那“剪不断”的愁思、“理还乱”的心绪,正是词人“无言”的内心世界。

“离愁”本无迹可求,一个“剪”字却使它形象化了;“离愁”本难以捉摸,一个“理”字却使它真切起来,想象竟使读者意会到那不可言传的离愁。剪断愁绪本是词人所求,即“剪不断”,唯有寄望于“理”,然而却“理还乱”。这一“剪”一“理”一“乱”,正是词人内心愁苦的升华。家仇国恨,相杂交错,“理”之不清,“剪”之不断,其凄苦长痛、令人肠断的哀愁可想而知。登高望远,意在排忧,然而触目愁更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别有”是无人尝过的滋味,只有昔日堂堂国主、今日阶下囚徒的后主自己才能领略,本是意不能达,笔不可及的,唯亡国之君所特有,人世悲苦无可与之相比的滋味。这种不能名状的哀愁,胜过泣诉之哀痛,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必然发展。到底是甚滋味,后主都道不出,何况读者!以此作结,蕴涵深刻,言尽而意无穷。此所以是千古来塑造的最好的离愁形象。

这首词,上片白描写景,借景抒情,情寓景中。下片以心写情,情缘心生,感自景来。“无言”开头,愁容陡现,骤响易彻;中间写景,寂寞凄寒,悲痛欲绝;“别是”煞尾,欲言又止,含蕴耐嚼。写景、抒情、言心,浑然一体;突兀、白描、渲染,相映成辉,逼真地抒发了愁绪缱绻和无法排遣的痛苦。这正是这首《秋闺》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的缘由。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