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成为快乐的过程

2009-06-13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美食教师应习作

陆 芹

习作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教师对习作教学也是深感困惑。通过学习新课标,学习名师习作教学经验,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因此在习作指导前,要先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一种需要,是一件一吐为快的乐事。为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内容自定,释放自我

学生怕写作文,根本在老师命题、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老师又往往难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世界。因而,习作教学,甚至命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命题要揣一颗“儿童心”,让他们自由抒发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看到、听到的事情的感想,用自己的语言创作。

二、设计游戏,快乐动笔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增添许多写作乐趣。老师可以利用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游戏应精心设计,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性。通过游戏,除了能够给孩子们提供写作的素材,激发创作热情外,还应给他们科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技能。二是趣味性。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非常吸引孩子们,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基础和情绪基础。三是知识性。每一个游戏都应给孩子们提供知识积累和能力开掘的空间。四是创造性。创造性也是游戏设计的重要原则。我们希望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帮助他们开拓思维,开发大脑,提高创造的兴趣。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素材,完成了习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引导调控,享受乐趣

老师必须以孩子的眼光“蹲”下来看世界,用“儿童调”,及时引导,适时调控,这样,在学生眼里的老师才是深受他们欢迎的“大导游”,他们的作文中才会充满享受世界的乐趣。每次作文教学开始时,我首先向学生“请教”,先以与学生聊天的形式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逐步引导到作文教学的主题上。比如,在指导学生通过介绍家乡特产来写爱家乡的这篇作文时,我对学生说:“都说滨海的美食很有名,可惜老师工作忙,到现在还不清楚。你们能给老师介绍一下吗?”学生一听给老师介绍美食都来了劲儿,个个争先恐后,有的说有何首乌、海蜇丝、肉圆,有的说有滨海香肠等。我看见学生“话匣子”打开了,就问学生:“不知道这些美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么样?你们能不能按顺序说得更清楚点?”说身边的美食,学生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我趁热打铁:“我有朋友来滨海,到时我就介绍他去吃美食。但你们刚才的介绍,我怕不记得,你们能否帮我一个忙,用纸把刚才的介绍写下来?”随后,我又稍稍指导了怎样写。由于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兴致高,产生了写作动机。

四、展示评赏,分享成功

为了保持学生高涨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一是每次作文之后,评选优秀作文,举办“优秀作文展”,使学生获得作文写作的成就感。二是利用作文讲评课,让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到台上展示交流。这种形式既让成功者有成就感,又培养了学生欣赏优秀作文的能力,是一种双赢的评价手段。三是组织班上的同学开展作文竞赛活动,让那些有作文兴趣又有写作功底的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也许会使获奖者终身受益。四是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将作文改编成小话剧进行排练,然后在班级或学校的梦想舞台上表演。其次组织故事比赛,学生成了主角。表演者兴趣盎然,欣赏者津津乐道,童年的快乐就这样在学生们身边荡漾开来。

(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美食教师应习作
美食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